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為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新質生產力賦能中醫藥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技術革命性突破:驅動中醫藥康養產業創新升級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技術革命性突破是其核心特征。隨著生物科技、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深入發展,中醫藥康養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

一是驅動精準診療創新。運用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研發準確采集中醫體質數據(如舌象、脈象、面色等)的智能設備,結合可穿戴設備等技術手段,實現患者健康數據的實時監測與傳輸,實現對患者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精準管理。

二是驅動智能服務創新。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中醫藥康養服務過程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和分析,為服務質量的提升和效果的評估提供科學依據;通過遠程醫療、在線問診、智能健康管理等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中醫藥康養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驅動未來產業創新。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未來健康產業”是六大未來產業中的一項。中醫藥康養產業作為未來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中醫藥信息化服務、中藥創新藥、數字中醫循經治療智能化產業、細胞和基因技術產業、合成生物產業將會成為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的主要代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康養服務。

要素創新性配置:優化中醫藥康養產業資源組合

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是生產力要素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要素創新性配置是其重要特征。在中醫藥康養產業中,這一特征表現為新質勞動者、新質勞動資料和新質勞動對象的出現,以及要素組合方式的優化。

一是新質勞動者是核心。新質勞動者不僅須具備傳統中醫藥康養領域的基礎知識、實踐技能和臨床經驗,而且在中醫藥炮制、診療、養生、健康管理等各環節中,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掌握前沿技術、具備知識持續更新與創新能力,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康養服務體驗。

二是新質勞動資料是基礎。新質勞動資料主要包括能夠提升康養服務效率、優化服務體驗、增強康養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的新型物質資料。這些新型物質資料不僅涵蓋智能化的康養設備,還包括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康養信息采集、分析和處理的軟件平臺及數字化系統。

三是要素組合是關鍵。新質生產力推動中醫藥康養產業從以傳統要素為主向以新質要素為中心的優化組合躍升。例如,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對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診療方法進行智能化改造。

發展方式深度轉型:推動中醫藥康養產業轉型升級

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載體是包括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中醫藥康養產業中,發展方式的深度轉型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一是推動智能化升級。在診療領域,通過智能中藥煎藥機和智能中醫診療設備,可以提高中醫藥服務的便捷性和效率;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實時監測患者的健康狀況,為中醫藥康養服務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

二是推動綠色化轉型。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綠色發展也是中醫藥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藥材作為中醫藥康養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堅持“綠色、道地、生態、有機”發展理念,通過推廣中藥材林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等生態種植模式,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中藥材的質量和品質。

三是推動融合化發展。打破行業界限,探索“中醫藥+”模式。例如,“中醫藥+溫泉”旅游康養模式為游客提供融合健康養生與預防保健于一體的旅游康養服務;“中醫藥+養老”旅居康養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康養服務;“中醫藥+田園”生態康養模式為游客提供融合中醫藥文化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生態康養服務。這種跨界合作不僅拓展了中醫藥康養產業的服務領域和市場空間,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編輯:雷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