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徽先進制造業集聚區、新型城區建設改革探索區,合肥經開區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立足產業發展核心,做強基層治理及服務,進企業、訪社區、聽民意、解憂愁,多點發力為民、為企解憂。

服務加速“三個一”

“三個一”服務助力居民新店開業(合肥經開區供圖)

從裝修進場到證照齊全開業,以往商戶至少需要15天奔波,如今在合肥經開區臨湖中心如園社區僅用7個工作日就實現“開門迎客”。

社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時發現一家理發店正在裝修,工作人員隨即啟動“三個一”服務行動。第一時間上門開展“裝修指導”,對照消防、衛生規范逐項講解,確保施工合規;第一時間梳理“辦事清單”,材料要求、辦理流程和體檢注意事項一應俱全,次日便交到店主手中;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協調對接,全程代跑衛生許可證,幫助店主快速完成健康體檢。“社區不僅全程指導,還幫忙代辦,效率真的太高了!”店主直呼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辦理好開業事宜。

織密安全“防護網”

合肥經開區百樂門商圈周邊商業密集,集聚了眾多“九小”場所。該區蓮花社區服務中心以安全巡查為抓手,根據企業所屬行業及其自身近年安全生產情況,梳理重點企業清單,聯合第三方專家,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下發整改清單,消除安全隱患。

同時,蓮花中心啟動“九小場所”安全監管信息牌安裝工作,對轄區1800多個“九小場所”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了經營戶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此外還聯動經開消防救援大隊,開展“理論+實操+考核”系統化培訓,組織山姆超市、洽洽食品、正大廣場等企業進行消防演練,累計培訓超過400人次,增強了員工自救互救能力,營造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濃厚氛圍。

暢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公交車是居民日常交通不可或缺的工具。自學習教育以來,合肥經開區公交公司深入實施“紅色引擎·經彩同行”特色黨建品牌矩陣,開展“安全、服務、創新”等17項服務品質提升行動,解決了線路優化、安全運營、智慧出行、便民服務等問題10余項。

針對群眾反映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該公司以“民呼我為”為導向,精準優化服務。5月份以來,先后優化高劉循環2線、循環3線以及連接南北區621、641專線公交4條,增設沿線站點6個,群眾出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針對區內企業園區出行需求,公司持續為智能科技產業園、新橋科創示范區、大眾汽車等園區和重點項目企業提供優質的定制專線服務,惠及企業員工超6萬人次。

堅持“一線作為”

在城市建設、民生服務等其他多個領域,合肥經開區各部門堅持“一線作為”,以實際行動為企、為民排憂解難。

從“網上辦,就近辦”到“教育問題碼上監督”,從新建2個小區居民活動中心到建設全市首家銀發經濟產業園……合肥經開區社發局黨委聚焦教育體育、衛生醫療、文化旅游、民政養老等領域,為民辦實事。

在城市建設方面,合肥經開區建設發展局黨員干部深入宿松路沿線、繁華大道改造項目一線,圍繞綠化提升工程推進、交通疏導優化等市民關注的重大問題開展實地調研,推動項目建設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以實際行動彰顯八項規定落地見效的民生溫度。

“志愿100”公益車隊提供免費送醫陪診服務(合肥經開區供圖)

把小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合肥經開區各街道、社區從細微處著手,持續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高為民服務水平。作為合肥經開區產業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區域,高劉街道黨委班子成員帶頭下沉一線,解決基層及群眾問題28項,引導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該街道沈塘村組建“志愿100”公益車隊,為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常態化提供免費送醫陪診服務,相關經驗做法獲合肥市委社會工作部推廣。

合肥經開區黨建工作部副部長丁子兵表示,下一步,該區將以更實舉措推進真查實改,以更大力度落實開門教育,全面開展“聽意見解難題促發展”活動,不斷將學習教育活動推向深入。(李長龍)

編輯:張琳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