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龍蝦的最佳食用季節,旌德縣旌陽鎮鳧秀村國綱家庭農場的稻蝦共養基地又迎來豐收季。稻蝦田里水波粼粼,農場主梅綱要穿著防水褲,正忙著捕撈小龍蝦。
“我們現在每天凌晨3點捕撈龍蝦,5點就去縣城菜市場售賣,龍蝦按個頭大小分15、20、25元/斤三檔進行銷售,平均每天能售賣40-50斤,節假日能賣到上百斤。”梅綱要說。
農戶捕撈小龍蝦(旌德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今年是梅綱要從事“稻蝦共養”的第7個年頭,養殖總面積達50余畝,自4月20日開捕以來,鮮活的小龍蝦持續熱銷,預計銷售期將延續至8月中下旬。
龍蝦為稻田除蟲除草、松土透氣,其排泄物成為天然肥料;水稻則為龍蝦提供遮蔭和棲息環境,形成良性循環。這種互利共生的種養方式,讓同一塊農田獲得了“水上稻香、水下蝦肥”的雙重收益。
“稻蝦共養”模式不僅實現了生態循環農業,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農場以每畝500元的租金流轉村民土地,讓閑置農田產生穩定收益。同時聘用4-5名村民參與日常管護、龍蝦捕撈等工作,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
“現在每年收入能達到12萬左右,接下來我想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多學習養殖技術,提升龍蝦的產量和品質”梅綱要信心滿滿。
近年來,旌陽鎮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除了“稻蝦共養”產業外,還培育出了白茶、甘蔗、香榧、蔬菜、靈芝、小黃牛等多個特色農產品。下一步,旌陽鎮將打造“鳧山甄選”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搭建鎮域企業共建共融聯動發展共享平臺,做好優質農特產品種養殖、加工、銷售及品牌建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新動能。(張夢杰 尚桂琴)
編輯:鮑玉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