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轄區派出所警情類矛盾糾紛數量多、調處難度大的問題,邢塘街道創新工作思路,整合多元力量,構建起“定期推送、聯合調解、源頭治理、閉環管理”的全鏈條化解體系。

清單流轉,精準定位社區“責任田”。派出所每周將警情類矛盾糾紛推送至街道綜治中心,街道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依據警情事發地點,迅速將矛盾糾紛“清單”定向推送至相應社區。社區網格員接到推送后,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第一時間登門入戶,傾聽訴求、安撫情緒,進行細致回訪,使大量矛盾在萌芽階段便得以消解。網格員老于對此感觸頗深:“以前居民報警后,我們可能不知情。現在信息一到手,我們立刻就能上門了解真實情況、安撫情緒。”“以前報警后,有時感覺石沉大海,現在好了,社區干部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心里立刻踏實了。”一位曾因鄰里噪音問題報警的居民深有感觸地說。

多元協同,織密矛盾化解“一張網”。網格員難以啃下的"硬骨頭",被迅速傳回至街道綜治中心。街道統籌協調,有機整合司法所、婦聯、信訪辦、派出所、社區等多方力量資源,針對重點、疑難糾紛,實行集體會商“一案一策”攻堅化解,顯著提升化解成功率和專業性。面對一起因贍養老人而多次報警的家庭糾紛,社區初步溝通無果后,街道立即吹響“集結哨”:司法所、派出所、婦聯等部門走進社區,邀請雙方當事人來到社區,傾聽當事人的心聲,疏導情緒,引導換位思考。最終,在多部門協同攻堅下,雙方認識到各自過錯,達成協議,避免了矛盾升級。

周周調度,閉環管理擰緊“責任鏈”。為確保每一起矛盾“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街道建立嚴格的“周調度”機制。每周五下午街道召開警情類矛盾糾紛化解調度會,會上,各社區逐一匯報本周警情類矛盾糾紛化解進展、存在難點;未化解案件被擺上桌面,現場分析癥結,明確責任部門與解決時限。這種“清單式管理、銷號式推進”的閉環模式,使調度更高效,責任落實更清晰。

今年以來,邢塘街道多部門聯合成功化解派出所推送的重點矛盾糾紛32起,化解率達93.7%,警情類矛盾糾紛同比明顯下降,未發生一起因警情類矛盾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下一步邢塘街道將繼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優化機制、凝聚合力,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丙波)

編輯:張琳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