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6月20日消息(記者徐鵬)夏季是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高發期,地處長江北岸、水網縱橫的安徽省宿松縣,防溺水形勢嚴峻。對此,宿松縣公安局提前謀劃,發動全縣派出所構建“宣傳、排查、監護、演練”四位一體的防溺水工作體系,為青少年兒童生命安全筑牢屏障。

宣傳“聲浪”,敲響安全警鐘

“宣傳是最好的預防針”。暑假來臨前,全縣派出所積極組織民警輔警深入轄區中小學校,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講座,通過播放精心制作的預防學生溺水教育警示片,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溺水事故的嚴重后果,著重強調防溺水“六不準”原則。同時,發放《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等相關防溺水和救援知識宣傳資料。

為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民警在講座中采用場景模擬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地形和自身條件進行自救,并帶領他們總結自救小妙招,讓學生們在寓教于樂的方式中輕松掌握正確的呼救和救助方法,真正做到“教育入腦,安全入心”。

部門“聯手”,清除隱患雷區

“眾人拾柴火焰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全縣派出所會同消防、農水等部門,對轄區危險水域開展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將水域面積大、靠近校園、曾發生過溺水事件的水域列為重點排查和巡邏對象,每周安排專人進行不少于4次的巡邏檢查。

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不放過任何細微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現便迅速記錄并及時整改。針對邊遠水域,各派出所主動聯合村(居)委會,在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地方設置全覆蓋式警示標語。自6月10日開展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以來,共排查整改存在安全隱患的池塘、溝渠等水域140處,新增防溺水提醒標牌260個。

監護“加碼”,呵護重點群體

“家庭是孩子安全的第一防線”。全縣派出所充分利用校園安全崗、警民議事廳、一村一警等渠道,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循環播放音頻等方式,開展一系列針對家長的防溺水教育宣傳活動,讓家長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孩子防溺水安全中的重要責任,增強其監護意識。

同時,各派出所督促學校利用班級家長微信群搭建家校溝通橋梁。一旦發現孩子有私自外出游泳、嬉水等危險行為苗頭,家長能迅速在群里相互告知并加以阻止,形成緊密的“安全聯盟”。此外,各派出所會同鄉村干部加強對轄區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的關愛,組織志愿者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定期開展家訪和關愛活動,為留守兒童的生命安全增添保障。

演練“實戰”,提升應急速度

全縣派出所統一對每一輛接處警車輛的防溺水救援裝備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確保裝備完好,隨時可投入使用。同時,提前做好暑期溺水事件的處置準備工作,制定詳細、科學的應急預案。

各派出所主動與消防救援部門對接,從提升隊伍應急處置溺水警情和救援能力的實際需求出發,組織民警輔警開展溺水警情處置知識培訓,并聯合開展防溺水應急救援演練。通過多次演練,部門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得到充分檢驗和提升,應急處置流程更加優化高效。

此外,各派出所還采取進校園、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等方式,加強對轄區鄉村干部、應急救援隊伍的實戰化防溺水救援演練,現場模擬遠距離、近距離營救溺水者的正確方法。

編輯:鮑玉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