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點火!”6月28日上午,在位于廬江化工園的安徽佑順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隨著一聲指令發出,技術人員在中控電腦屏幕上點擊“開始點火”按鈕,天然氣爐膛內瞬間迸發出金黃的火焰,項目點火一次成功!

這意味著企業年產120萬噸輕量舒感功能性差別化纖維項目正式邁入了聯動調試的新階段,這個占地面積600畝的項目迎來蝶變。

走進安徽佑順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聚酯車間、紡絲及包裝車間、立體倉庫整齊林立,叉車來回穿梭忙碌。工人正在對戶外設備進行投產前的緊張調試。來到7米高的車間,一條條嶄新的纖維產線有序滑動、升降,進行卷繞、傳送、包裝等全自動操作。技術人員手持筆記本電腦,逐一對生產設備進行巡檢調試,確保項目投產后全速運轉,釋放最大產能。

據了解,安徽佑順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浙江桐昆集團全資子公司,桐昆集團是一家投資石油煉化,以PTA、聚酯和滌綸纖維制造為主業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落戶廬江,計劃投資年產120萬噸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氣項目。

談及項目為何選擇落戶安徽廬江,安徽佑順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指揮李永耀表示:“一個是區位優勢,安徽處于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具備承東啟西的獨特區位優勢。另外一個是良好的交通條件,廬江化工園這里有西河引江濟淮工程,廬銅鐵路離我們2公里左右,加上高速公路,形成良好的水運鐵運陸運條件,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李永耀一一介紹。

然而,就在項目完成報批準備動工之際,受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上游合成氣項目方撤資,多重因素疊加,配套項目無法繼續,項目建設幾度停滯。一邊是停滯的工地建設,一邊是企業逐漸搖擺的信心,如何破局?廬江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多方奔走協調,為項目重新尋找上游合作伙伴。經過深入分析論證,最終決定支持企業進行項目轉型,改建年產120萬噸輕量舒感功能性差別化纖維項目。

方向既定,廬江縣委縣政府迅速啟動“頂格調度”,為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縣干牽頭,專班人員全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務,保障申報流程“一路綠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聯系縣干多次調度,縣直各部門大力支持,園區全力做好跟蹤服務和要素保障,項目推進中的瓶頸制約被一一破解。”廬江化工園規劃建設管理科科長孔元介紹。

項目建設過程中,化工園負責人經歷換屆,但園區班子一茬接著一茬干,憑借著一股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釘釘子精神”,一路咬緊項目進度。

在各方努力下,歷時18個月,項目終于達到試生產條件,點火成功,蓄勢待發。

據了解,年產120萬噸輕量舒感功能性差別化纖維項目,總投資57.65億元,采用國際領先的聚合技術,聚熔體直紡技術,智能制造技術以及綠色制造技術。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00億元,年稅收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500多個。

從瀕臨困境到順利轉型,堅定企業扎根決心的,除了地理位置,更有廬江縣聚力打造的“沒有天花板”式的營商環境。

李永耀感慨:“在項目面臨困境時,政府與我們積極溝通,把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一個一個去解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政府的誠意和決心,可以說是相互信任、相互攜手,共同推動了項目的順利轉型和落地。”

佑順的“破局新生”,是近年來廬江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踐行護企安商理念的生動縮影,更是一場政企連心、破繭成蝶的雙向奔赴。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項目落地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廬江化工園人員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為企服務水平,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企業來廬江扎根。”

(陳娟 盧鈺)

編輯:張琳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