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信息技術與施工管理深度融合,提升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起草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智慧工地建設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

《通知》提出,以“系統集成、數據賦能、精準監管、長效運行”為原則,推動智慧工地建設從“試點示范”向“全面應用”轉變。2027年底,全省智慧工地建設全面有序開展,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工地管理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智慧工地整體建設模式基本形成,工程質量安全數字化管理效能顯著提高,數字化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智慧監管模式全面向質量安全以外領域融合、推廣,持續提升建筑工地施工現場管理信息化水平,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圍繞全面推進智慧工地建設,《通知》提出,加快建設省級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依托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臺,加快建設省級智慧工地“監管端+企業端”管理平臺,綜合運用BIM、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集成相關智能終端設備,開展施工模擬分析、施工組織設計等工作,加強施工過程管理,提高施工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推進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全覆蓋。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規模以上的政府投資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含新建、改擴建)主要數據接入省級智慧工地監管端系統;2026年底前,全省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含新建、改擴建)主要數據接入省級智慧工地監管端系統。

構建施工安全科技保障體系。加快推廣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術產品,替代“危、繁、臟、重”的人工作業,推動危大工程作業面“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加快形成施工安全領域新質生產力,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

同時,夯實數據基礎服務支撐、推進智慧工地統一監管模式、建立智慧工地建設標準體系、推動數據共享、加強技術推廣、開展技術研究和數據應用、推進研究建設市場化調節機制、建立明確激勵機制、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通知》還提出,各地要加強智慧工地行業管理,一體推動智慧工地“建、管、用、維、服”。要嚴肅查處數據造假、故意設置接入門檻、強制性收費等行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企業和相關單位推薦、指定產品和供應商,引導市場選擇優質服務商。同時,鼓勵企業與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共建試驗室和實訓基地等,增強智慧工地人才供給。健全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支持開展專業人才培訓,保障智慧工地人才供給。(記者檀美玲)

編輯:鮑玉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