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4月11日消息(記者 劉暢司晨)提升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解決大醫院“號難掛”“院難住”問題;推廣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網通辦;強化生命健康產業“雙招雙引”……4月11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安徽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點與舉措。記者獲悉,今年,安徽將大力推動衛生健康服務“有得有感”,不斷增強群眾的健康獲得感。
惠民生
推廣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網通辦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在健康狀況不斷改善的同時,肥胖和超重問題也日益突出。今年3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癥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4月11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劉同柱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安徽將開展“體重管理年”活動,將實施強化體重管理科學指導、創新體重管理科普形式等15條舉措。“努力提升我省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前移。”劉同柱表示。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劉同柱答記者問(央廣網發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除了推進“體重管理”,今年,安徽還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衛生健康服務“有得有感”。其中,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方面,將著力解決大醫院“號難掛”“院難住”等問題,推進省級號源向40家市、縣級醫院開放。
此外,在推動人口發展戰略落實落細方面,今年,安徽將優化托育服務,重點提升普惠育幼服務供給質量和使用率,新增24個縣級獨立公辦托育機構,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優化老年健康服務,開展醫養聯合體試點,力爭全省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率達100%。優化婦幼健康服務,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兒童友好醫院和高水平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完善出生缺陷防治和干預救助網絡。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新生兒“出生一件事”一網通辦,試點拓展婦幼保健機構產后康復、月子中心等服務。
建強院
安徽將積極爭創國家醫學中心
在推動醫療服務體系提質提效上,今年,安徽將建強頭部醫院。
劉同柱介紹,今年,安徽將全力打造2家高水平醫院、12個高峰學科,建設6個—10個省級醫學中心,積極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加強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運營管理,組建一批專科聯盟,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同時,將深入推進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行動,力爭90%的縣(市)至少有1所縣級公立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推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能力標準,健全農村急救體系,打造“30分鐘急救圈”。高質量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兩年內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學生村醫。
在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上,安徽將以爭創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抓手,推進“北華佗、南新安”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擴容中醫藥優質資源,建好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等“國字號”平臺。推動“徽醫皖藥”高質量發展,實施“良方妙劑”工程,支持亳州加快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
央廣網記者現場進行提問(央廣網發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強產業
強化生命健康產業“雙招雙引”
作為厚植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安徽省在推動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過程中,始終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作為核心抓手。”劉同柱表示,近年來,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大科學裝置,安徽持續開展前沿技術攻關,如高端醫療裝備、細胞藥品、AI輔助藥物研發等,建設了大健康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安徽臨床研究醫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發平臺。
同時,大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生命健康產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融合,發展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等新業態,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中醫藥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
劉同柱介紹,今年,安徽將強化生命健康產業“雙招雙引”。聚焦生、化、中、械、合成生物和醫療康養等重點領域,力爭在招大引強上取得新突破。同時,聚焦基層醫療、血液安全保障、120急救、信息化、精神衛生、托育等重點領域,謀劃實施一批示范引領性項目。
在健康消費發展方面,今年,安徽將把拉動健康消費的重點放在非基本、多元化服務上,拓展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特需醫療,加快健康管理、中醫治未病、康養旅行、商業健康保險等業態發展,支持可穿戴設備、家用醫療器械、中藥衍生品、養生保健食品藥品等產品發展。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