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宿州5月20日消息(記者 劉暢司晨)安徽向陽鎮地處宿州靈璧縣東南,總面積116平方千米,轄1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7萬余人,轄區面積廣,人口較為分散。
為提升管理效率,2024年,靈璧縣公安局向陽派出所聯合中國電信靈璧分公司,打造了集道路安全監測、風險水域防護、安全生產監管、治安巡邏巡查等多場景應用于一體的智慧派出所平臺,通過構建視頻治理專網,實現了對人員、車輛的軌跡追蹤,以及對重點出入口的常態化抓拍比對。
在當地,這套系統也被稱為“小天網”。
靈璧縣公安局向陽派出所民警王妍介紹,由于“天網”攝像頭大多位于主干道、路口、大型廣場等,不能完全覆蓋到鄉間小路、居民家門口、小型商超門口等區域,在鄉鎮遇到尋人等案件時,辦案人員往往需要在“天網”系統海量的視頻里逐幀尋找畫面,不但耗時耗力,還容易錯過處理案件的“黃金時間”。
“針對這一情況,派出所與中國電信聯合,將村民和商戶門口的監控利用起來。”中國電信靈璧分公司視聯網團隊總監田學介紹,如今,許多村民都會在家門口安裝攝像頭,在得到村委和村民授權使用后,這些攝像頭接入了中國電信視聯網平臺并連進向陽派出所。“是否接入平臺遵循村民自愿原則,而且所有攝像頭的內容皆由派出所保密。”王妍表示,大部分的村民都很支持。
去年,武圩村村民武士濤也在家門口安裝了攝像頭并接入系統,他表示,這相當于給“自家門口”請了基層民警“保駕護航”。“我有一些農機現在就放在門口,很安心。我想,即便丟了,也能用這‘小天網’快速找到。”武士濤笑道。
村民家門口實時畫面可在手機上進行查看(央廣網記者 劉暢司晨 攝)
“小天網”的投用,能有力震懾違法犯罪行為,更讓群眾安全感倍增。
武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武文蘭回憶,今年上半年,村里一戶居民反映自家小孩走丟。之后,民警通過“天網”+“小天網”搜索模式,在半小時內就找到了孩子。“以往只有‘天網’的情況下,我們民警可能看監控就得花費好幾個小時。”王妍說。
不僅如此,“小天網”還運用了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研發的視頻監管、大數據分析等智能AI技術,有效覆蓋了傳統監管盲點,可以根據需求對特定人員、車輛進行軌跡追蹤,對重點出入口的常態化抓拍比對,實現了對校園、街道、商超、水塘等重點場所的常態化布控,在校園安全、未成年監管以及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重點關注人群守護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小天網”運用相關智能技術可實現區域告警等功能(央廣網記者 劉暢司晨 攝)
如今,靈璧縣向陽鎮智慧派出所平臺已匯聚掛網攝像頭529個,加載AI功能200個,構建起全方位覆蓋的智能監控網絡。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的這一智能化應用還在靈璧縣朝陽鎮、下樓鎮、泗縣的大莊鎮,蕭縣的白土鎮,碭山的玄廟鎮,埇橋區的楊莊鎮、蘆嶺鎮等多個鄉鎮實現了規模推廣。科技賦能,正讓基層治理從傳統的“管控”模式向現代化的“智控”模式加速轉變。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