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30日消息(記者 阮修星)近日,“人大指數”2025年6月發布會舉行,先后發布“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和“中國太空經濟指數”。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世界一流企業研究院聯合開發,為我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提供政策建議與決策參考,助力找準定位,明確短板,從而精準施策,實現快速增長。

專家點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指數以經濟學、財務學、管理學理論為基礎,在研究團隊構建的“SUPER”模型框架下,從產品卓越、品牌卓著、 創新領先、治理現代四個維度出發,遵照可比性、導向性、系統性、動態性、可操作性5個基本原則,選取了38個細分維度指標,構建了4個維度的分項指數與中國上市公司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展總指數。

中國太空經濟指數由中國人民大學低空經濟和太空經濟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太空經濟課題組聯合開發。

課題組基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口徑投入產出表《中國經濟普查年鑒》和全國稅收調查數據,采用完全統計法和權重系數法,編制了2008至2024年中國太空經濟投入產出表,首次實現了對中國太空經濟產業規模、產業關聯效應和乘數效應的測算。結果顯示,中國太空經濟發展整體呈現出規模快速增長、跨界融合明顯、系統外溢趨強等特點。我國太空經濟發展指數自2012年以來持續上升,增長速度逐步加快,且與中美GDP比值的差距日益縮小。太空經濟比較優勢指數同樣持續擴大,逐漸逼近“1”。

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期刊管理中心主任錢明輝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以有組織科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持續推動“人大指數”平臺建設,不斷推出具有原創性、戰略性和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未來,“人大指數”將堅持政治引領、強化前瞻研究、推動協同創新,持續提升“人大指數”對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度,努力打造具有權威性、影響力和生命力的中國特色指數體系。

編輯:朱冠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