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如果要探究一所高職院校的發展路徑和目標,相信許多職教從業者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建設成為一所職業大學。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正門外景(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以“建設成為廣州城市職業技術大學”為發展愿景,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作為一所廣州市政府主辦的綜合類公辦高職院校,同時也是廣東省省域高水平建設學校、廣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始終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塑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以服務城市發展為己任,緊密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及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設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李艷娥接受央廣網《職教校長說》欄目組專訪(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近日,央廣網《職教校長說》欄目組走進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專訪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李艷娥,邀請她就學校的辦學特色、專業群建設情況及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展開介紹。

緊貼城市發展需求 實施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牽頭成立全國首個“職業院校服務社區教育聯盟”(央廣網發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供圖)

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以專業群建設為基礎。“結合學校辦學歷史、辦學優勢、發展定位和廣州城市發展需求,學校經過科學研判,確定城市建設和城市服務兩大板塊。”李艷娥介紹,通過緊密對接這兩大板塊,學校構建了以市政工程技術和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等為代表的多個高水平專業群。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受政府委托承擔廣州社區教育功能。“目前,學校已建成‘市—區—街鎮—村居’四級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多渠道培養社區教育工作人才,開發各類社區教育資源;同時,牽頭成立全國首個‘職業院校服務社區教育聯盟’,創建職業院校引領社區教育發展的廣州模式,引領推動廣州市社區教育發展。”李艷娥告訴記者,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聚焦嶺南文化傳承創新,打造校園文化素質教育體系,在育人過程中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

“相較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主要的突破和創新體現在實施‘崗課賽證’融通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課程體系“積木組合式”的動態可調;以職教集團和產業學院為抓手推動產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實現10個專業群全覆蓋。”李艷娥總結道。

緊扣城市發展背景 構建特色鮮明專業結構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電影技術學院實訓現場(央廣網發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供圖)

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和國際一流智慧城市,為廣東全省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貢獻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廣州智慧。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它的形成將直接影響“9+2”城市群7000萬人的創造力,間接帶動長江以南各城市群的發展。

“學校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廣州國際一流智慧城市建設,適應產業變革及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廣州城市建設與城市服務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構建學校的專業結構和專業群。”李艷娥介紹,在城市建設板塊,學校緊密對接廣州城市建設工程、城市更新發展、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在城市建設板塊構建市政工程技術、道路與橋梁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專業群;在城市服務板塊,學校緊密對接廣州美食之都、千年商都、創意之都等城市特色,構建面向食品健康服務產業的食品檢驗檢測技術、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超高清視頻及其內容制作產業的廣播影視節目制作、面向跨境電商的市場營銷等高水平專業群。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基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升級專業和課程。學校現有10個專業群,包括3個國家骨干專業、2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和20多個省級專業,省級高水平專業群達7個。

發揮學校專業優勢 實現可持續性的鄉村振興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與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校村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現場(央廣網發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供圖)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學校充分利用省示范性職工職業培訓基地等平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為鄉村振興培養培訓技術技能人才。”李艷娥介紹,學校圍繞特色小鎮、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等農業發展新業態,以新型職業農民為對象,開展建筑綠化、食品安全、廣式點心制作、民宿管理與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建設面向農業農村的產業學院分院、教學點和駐村服務站,打造直播帶貨等電商平臺,開展面向鄉村的農產品直播帶貨等互聯網技能培訓。

在李艷娥看來,產學研用結合是實現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它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我校發揮專業優勢,聯合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組建科研團隊,服務鄉村振興。”其中,文旅團隊開展蓮麻小鎮、韶關市仁化縣旅游線路開發與設計;藝術非遺融創團隊幫助梅州市光德鎮進行陶瓷產品設計和包裝設計開發并產業化應用;智慧養老團隊開展鄉村養老服務的新模式與新路徑研究;學校通過共辦影視大賽、拍攝微電影以及新媒體平臺設計與運營等方式,助力鄉村旅游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面向珠三角及粵北地區建設生態宜居鄉村,廣州城市職業學院通過開展廣州市石門書法文旅小鎮、海珠區丫髻沙島農業生態園、黃埔古村古港文旅IP孵化等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以及“書畫下鄉,大師進村”等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在民宿客棧規劃、鎮村形象設計、鄉村景觀設計、古建筑修繕、新優園林苗木推廣等方面提供專業咨詢和技術支持,提升鄉村文化,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談及發展規劃,李艷娥表示:“為了實現‘建成特色鮮明、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目標定位,學校將以科教城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學校“硬”實力;以省高水平學校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學校“軟”實力;同時,以廣東省和廣州市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為契機,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廣州城市職業技術大學的愿景打下堅實基礎。”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