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京臺青年交流周圓滿結束:“北京,我還會再來的!”
2015-07-11 21:14:00 來源:央廣網
“我和我的朋友·創客北京體驗營”告別晚會,激揚青春、傳遞友情,場面溫馨感人。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 (記者陳雅萍)“青春澎湃是我們的本色,創新獨立是我們的追求;懷揣各自的夢想,融匯京臺青年的文化和感情,今天我們從這里出發,開始我們創新探索的旅程,追逐永不言棄的夢想……”7月10日晚,參加第十六屆京臺青年交流周的兩岸師生用激揚的朗誦、真情的歌聲、幽默的小品、熱力的舞蹈,在“我和我的朋友?創客北京體驗營”告別晚會上激揚青春、傳遞友情,場面溫馨感人。
在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中,來自4所北京高校和20余所臺灣院校的160名師生,圍繞兩岸青年共同關心的創新創業主題組織了一系列專題講座、創業分享、團隊整合、文化參訪活動,參觀了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兩所高等院校,參觀了中關村創業大街、石景山創業公社,以及百度、威盛等知名企業,與創業精英座談,感觸良多,大家在碰撞的過程中形成共識、分享著對于創新創業的觀感與見解。
印象一:今夏北京創客行 臺灣大學電機系劉軒竹告訴記者,臺灣有創新人才但缺乏創業的政策和資金,北京的創客氛圍很濃郁,或許可以從這一點上進行結合,尋找新定位。
臺灣淡江大學吳鍵宏說,之前曾以背包客的方式來過北京,但感受的多是北京人的生活,而這次與創業高端接觸,尤其聽到來自臺灣的創客介紹他在北京發展的切身歷程,很有啟發。在臺灣,大家會缺少一股不懼困難和失敗的沖勁,而大陸創客更加積極向上,只要有一點點改變就愿意嘗試,蠻值得學習的。
新竹科技大學王昱順表示,說到創客,我們在臺灣叫創業、創意,來之前有個困惑,那就是“創業要不要有止損點?”在中關村創業孵化器,特別請教了這個問題,所以今年夏天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這份回憶可以激勵我未來的前行!
激揚的朗誦、真情的歌聲、幽默的小品、熱力的舞蹈,兩岸學子盡顯風采。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李晉是交流周活動的學生召集人之一,他回顧這次與臺灣同學一起去參觀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訓練營的感受,“國家對于我們青年大學生創業夢想支持、鼓勵,在硬件和軟件上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通過這次參觀,開拓了我的創業眼界和方向,對我今后的自主創業有很大借鑒作用。”
北京交通大學康爾欣、張璐、程佳偉、滕越、陸晨旭、徐楓、錢子瑩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他們說:雖然身處京臺兩地,我們與臺灣同學有著聊不完的話題,這次交流周是創業主題,很適合兩岸青年,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對創業的相關知識和需要辦理的手續都有所了解,要抓住這么好的創業機會。
澎湖科技大學楊崇正主任指出,兩岸都在鼓勵年輕人創業。通過創業,不僅解決了自己就業問題,也會把“創業產業的餅”做得更大。交流周很有意義,兩岸青年只有加深交流;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才有可能在未來談到合作。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京臺青年;交流會;結束
2015-07-08 10:55:00
2014-09-01 15:04:00
2013-10-25 15:0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