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致四川達州5人死亡 襄渝鐵路上行線恢復通車
從16日開始,四川就迎來強降雨天氣,大雨導致樂山、雅安、達州等地出現不同程度洪澇災害。截止到18日凌晨,四川通往藏區、四川通往云南的國道多次搶通后又中斷,搶通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中。受災最嚴重的達州市已經有5人因災死亡,11人失蹤,近15萬人被迫緊急轉移。目前四川省各受災地政府正全力搶險救災,抓緊疏通道路交通,并盡快恢復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力爭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經過鐵路部門奮力搶修,受暴雨水害影響一度中斷的襄渝鐵路上行線17日晚恢復通車。截止昨晚10點,長江武漢關水位已達26.71米,距警戒水位僅差0.59米。當地積極應對,確保洪峰順利通過武漢。
三峽大壩昨天共開啟4個泄洪深孔和1個排漂孔泄洪。預測未來2-3天內,三峽大壩將迎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與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峰值相當,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所面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在三峽入庫流量達到45000立方米/秒時,三峽船閘將停止通航。
針對災區群眾和抗洪人員感冒等疾病多發的現狀,南京軍區派出6支醫療隊奔赴九江市的都昌、星子等4個縣,在抗洪一線設置醫療點,保障抗洪工作順利進行。
國務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通知指出,今年以來,我國氣候極端異常,南方持續強降雨,部分地區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群死群傷事件時有發生。當前正值主汛期和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特別是南方巖土體含水偏飽和、部分地區前旱后雨,西北地區黃土穩定性脆弱,三峽庫區水位明顯漲落,汶川、玉樹地震災區巖石破碎,再遇強降雨極易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工作,確保不留死角。對重大隱患點實行24小時監測。組織廣大群測群防員上崗到位。
通知強調,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要求,進一步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特別是要加強縣鄉兩級責任制的落實,把責任層層落實到基層和人員。
上海地產商拿地風險加大 拿地當天必須簽出讓合同
上海出臺新規要求,開發商要在拿地現場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并要求開發商30天內全額付清全部土地款。
長期以來,各地只推土地而監管不嚴,導致了地王現象頻頻出現,而在市場低谷的時期又會出現流標現象,這樣地價的上下波動直接導致了房價的大起大落。景瑞地產營銷總監楊子江認為,開發商被要求在拿地現場當場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可以有效控制土地供應雙方的風險:“沒有這種約束,(開發商)違規成本也低,很多人會去炒地皮,對合同的約束是強化,加強對土地出讓方和責任方的權責義務的鎖定。關鍵是怎么落實”。
根據今年3月10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上海規劃和土地管理局對這一文件進行了進一步強化,規定開發商在土地合同簽訂后15天內支付20% 的土地出讓金,并且在30天內全額付清全部土地款。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表示,土地出讓合同在拿地后當場簽訂,其實意味著拿地地產商必須在拿地一個月內,全額支付動輒數億元乃至數十億元的土地款。薛建雄說:“政府采用在土地推出之后加大了各個環節的監管,使得政府可以從土地的源頭對房地產的供應進行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