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紙摘要 > 正文
13-4-1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3-04-11 0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我要評論
新疆公車陽光監督舉措的成效和思考
中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李剛)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新疆一些地方探索公車改革, 沙雅縣270輛公車統一貼上由紀委監察局統一制作的“公牌”,上面附有監督電話和車輛編號,統一張貼在車輛擋風玻璃內側右下角,便于群眾監督舉報違規行為。改革實施后不斷接到群眾投訴,公車違規得到及時處理,還有1個干部因公車私用在提拔任用時被否決。當地群眾表示:“以前周末或休息日小區里停放著很多公車,現在沒有了。” “自從公車貼牌后,路上、酒店門前很少見到公車。”
在奇臺縣,紀檢監察部門通過車載GPS對全縣公車進行實時監控,縣紀委監察局副局長俞江表示:“保守估算,安裝GPS以來,全縣400輛公車較上年同期縮短行程80萬公里左右,節省油耗近60萬元。”
新疆紀委監察廳黨風廉政建設室主任王德正用數字說明目前公車私用、公車濫用的嚴重程度:“我們掌握的是3個1/3,執行公務的1/3,領導干部的家屬可能有1/3,駕駛員可能要用到1/3,這種‘跑冒滴漏’的現象普遍存在。”
王德正認為,沙雅縣、奇臺縣的公車監督能起到威懾作用,在于群眾盯著,問責追著,形成了監督合力:“公務用車的改革也得從上級(開始),要不然阻力太大。(做的)好一點的地方進行改革以后的費用,光公務用車費用要節約30%左右。下一步有一些新舉措的地方和部門會更多,可能是整地區的全部張貼標識牌,群眾參與進來監督的力量就大了。”
新疆自治區黨校教授沈君立指出,社會各界對公車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公車改革涉及的利益關系盤根錯節,阻力巨大、困難重重,須各方合力不斷破冰:“陽光監督是‘治病’的一種舉措,要說這一劑藥就徹底根除病了,這恐怕有點兒簡單化了。公車這點兒利益要徹底禁絕了,它牽涉利益太多了。”
編輯:曉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