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8-2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4-08-22 07: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對話北師大實驗中學校長蔡曉東:深度融合亟待政策細則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通過集團化辦學促進教育均衡,是近年來教育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之舉。北京市西城區(qū)今年將原有的4個教育集團,進一步增加至15家,其中北師大實驗中學教育集團規(guī)模最大。
記者對話北師大實驗中學校長蔡曉東。
坐落在北京西單鬧市區(qū)、教育部大樓門前的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和二龍路中學,雖然僅一街之隔,卻是北京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縮影。今年二龍路被并入實驗教育集團,開學在即,學校的高一學生要穿過馬路,到實驗中學上學了。
記者:二龍路中學今年的初三學生會不會覺得,分數線忽然一下子提高了?
蔡曉東:可以說是猛增。至少二龍路中學高一的招生分數線,比去年提升了80多分吧。我們現在就把他們的高一學生全部融到我們本校區(qū)來統(tǒng)一編班授課了,就是要在實驗中學上課了,將近100號高一學生。
這種融合,被蔡曉東校長稱為“硬合作”。相比優(yōu)質教育共享型的“軟合作”,實驗和二龍路真正實現了從學生到教師再到管理的“深度融合”。但蔡曉東的每一步,其實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蔡曉東:你比如說實驗中學的教師待遇和二龍路教師的差異很大,那你怎么解決?學生你要接、教師你要接、管理你要接,很多現實的問題。
集團的大名單里,除了中學,還有宏廟和西單兩所小學。“直升實驗”使這兩所小學因新政成了家長眼中的“香餑餑”。
蔡曉東:恐怕實現全面直升,要有一個過渡期。因為政策今年出來,所以今年西單和宏廟還沒有接入。應該說是從明年開始。
記者:明年會怎樣?
蔡曉東:最初的考慮是6年后能按相應比例直升實驗中學,至于比例是多大,現在并沒有明確。
記者:您作為校長,會不會擔心生源質量的問題?
蔡曉東:生源質量要和往年相比,肯定發(fā)生變化。所以我們現在也需要為應對新形勢設計課程。比如說分類分層教學,這幾乎是必須走的路。
新聞鏈接:集團化辦學
集團化辦學,是指由優(yōu)質學校牽頭,帶動周邊的普通中學和小學,通過發(fā)揮名校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重新整合,緩解擇校壓力,并最終達到教育均衡化的目的。目前北京市東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大區(qū)均已開始推進集團化辦學。
編輯:劉云龍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