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1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5-12-13 07:00:00 來源:央廣網
社科院:我國黃河中游地區在堯時期已經進入早期文明社會
央廣網太原12月13日消息(記者 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昨天發布報告稱,經過37年的考古發掘,種種證據指向,陶寺遺址很有可能就是文獻記載的堯都。而我國黃河中游地區在堯時期,已經進入早期文明社會。
陶寺遺址坐落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東北約7公里處,總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自1978年被發掘以來,便是我國早期國家誕生與中華文明核心形成考古探索的焦點。根據《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陶寺文化大致年代為公元前2450年至公元前1900年,即夏王朝建成以前。墓葬發掘顯示,當時已經出現鮮明的等級制度和貧富分化。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陶寺發現了5000年前的中國最早的較完整的城址,也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銅器,已經有了銅容器、銅鈴;類似于文字的符號的發現,也是最早的;還有陶寺觀象臺,它對我們早期的歷法、對于這一流域的早期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過37年來兩大階段的考古發掘確認,陶寺遺址及陶寺文化,無論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還是制度文明,都是中華文明核心的主要源頭。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目前種種證據指向,陶寺遺址很可能是文獻記載的堯都。而一系列新發現也證明,黃河中游地區早在堯時期已經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形成最初的中國。
王巍:“它的建成年代是在夏王朝建成之前,而且時間、空間、性質、規模都和古史傳說中的堯時期相當吻合。所以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極有可能就是堯都的存在。這解決了歷史上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中華文明的形成。中原地區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在堯時期已經進入早期文明。”
編輯:王進
關鍵詞:全文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12月12日,星期六,農歷十一月初二。北京睛,5度到零下3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2015-12-12 07:00:00
2015-12-11 07:00:00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四,農歷十月二十九。北京有霾,9度到1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2015-12-10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