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1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5-12-13 07:00:00 來源:央廣網
以創新精神破解打贏難題---記南京軍區某舟橋團團長趙勁松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記者 徐曉羽 王余根)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南京軍區第31集團軍某舟橋團團長趙勁松,從軍22年,以創新精神破解打贏難題,提升部隊渡河工程保障能力。
南京軍區近日組織的一場實兵對抗演練中,某裝甲攻擊群多路受阻,擔任作戰保障任務的第31集團軍某舟橋團受命,在半小時內搭建了兩座長300多米的重裝浮橋渡場。
舟橋團指揮員團長趙勁松:“在兩條江域同時開設渡場,其中一條江域受潮汐影響比較大,另一條江域兩岸地形比較復雜,這次開設渡場,也就是兩條江域異地同步開設渡場,也是我們團隊這么多年來第一次。”熟悉趙勁松的人都知道,他敢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敢打硬仗。為適應未來戰場需要,這個常年與鐵栓、鐵錨、鐵門橋這些“鐵疙瘩”打交道的老舟橋兵還帶頭搞技術革新,他帶領機關完成的沖鋒舟快速裝卸載平臺項目,解決了同時大量裝卸沖鋒舟的難題,填補了全軍舟橋部隊的技術空白。
工程師史延勝說:“他親自設計,反復實驗、反復改進,這套裝卸載平臺大大提高了野戰條件下應急機動能力。比原來傳統裝卸方法在時間上提高了5倍,操作機比原來裝卸方法提高了3倍,同時節約了人力、物力。”
搭建浮橋,需要舟橋兵5大專業10多個操作手的密切協作,以前要舉全團之力才能完成,趙勁松提出,以營為獨立作戰單位展開試點,并打破傳統編組訓練模式,使架橋時間比訓練大綱規定的時間縮短了近一半。他總結梳理“真假結合、以假護真、擇時搶通”等新戰法,破解了渡場指揮通聯、快速架設、隱蔽偽裝等8項重難點問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 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王進
關鍵詞:全文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12月12日,星期六,農歷十一月初二。北京睛,5度到零下3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2015-12-12 07:00:00
2015-12-11 07:00:00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四,農歷十月二十九。北京有霾,9度到1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2015-12-10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