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戰士李磊、楊樹朋壯烈犧牲 用生命踐行軍人的錚錚誓言
2016-08-12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12日消息(記者陳欣 付曉暉 楊西河)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7月10日,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戰士李磊、楊樹朋壯烈犧牲,用生命踐行了軍人履行使命的錚錚誓言。16-08-1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這里是16號哨位,我是哨長李磊。我是哨員王旭……”
這是李磊烈士生前在南蘇丹維和哨位上留下的錄像音頻。身前,是兩派武裝頻頻交火的火線。身后,是聯合國營區和上萬的難民。
就在當地民眾和諸多國際機構紛紛后撤的時刻,中國維和官兵,像釘子一樣釘在了保護他們的防線上。機步旅政委練偉:我們步兵營是迎著炮火而上。別人撤回來,我們要頂上去。
這是大家自發的一種評價,大家感到實在不行就到中國營來,因為中國的軍人執行命令是最堅決的,中國的防線也是最穩固的。
楊樹朋一家三代,已經出了8位軍人2位烈士。
烈士不到六歲兒子的楊一鳴,已經能夠完整地唱出《強軍戰歌》。妻子鄒麗娜:如果將來有機會,一鳴能成為一名軍人,我希望能和他爸一樣優秀。
烈士李磊是“90后”,學習裝甲車修理是全旅“免考學兵”,曾經獨自保障一個營參加大型演習。在維和一線,李磊在日記里寫下了一句話: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們不要想起我,這些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自己無悔。7月10日,他犧牲前躺在班長田飛衡的懷里,留下的是這樣一句話:他使勁兒抓著我的手說,田班長,我這輩子就獻給黨了。
如今,李磊被部隊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他的遺體火化后,官兵們從骨灰中撿出了5塊彈片。他所在的維修一連留下了一塊,安放在了連隊會議室的榮譽柜里。連長董曉兵:就好像把他留在我們這兒一樣。無論以后我們修理一連換了多少代兵,李磊永遠是我們的戰友!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 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范斯騰
關鍵詞:深圳;人才;政策
不斷出臺的優惠政策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從國內、海外涌向深圳。僅在十二五期間,全市就引進外地人才68.5萬人,引進國際一流創新團隊64個,海歸人才6萬多人。深圳市長許勤:任何競爭最后都歸結到人,如果沒有任正非就沒有今天的華為,如果沒有馬化騰就不會有今天的騰訊。所以人是最關鍵的,人是第一資源。
2016-08-12 07:00:00
為表達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在“8.19”邊檢服務品牌集中推介宣傳活動開展之際,深圳灣邊檢站于8月10日開展了“呵護童心 留守兒童走進警營”活動,邀請留守兒童家庭走進邊檢口岸,感受警營文化。
2016-08-11 11:25:00
2016年6月30日,有群眾向深圳市公安局華強北派出所舉報稱,有不法分子在網絡社交平臺販賣毒品。民警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相關線索,通過細致偵查分析研判,很快鎖定了嫌疑目標。
2016-08-10 07:1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