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2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09-25 07:00:00 來源:央廣網
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聚焦金融改革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劉祎辰 紀儼玲)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進入2016年以來,房地產去庫存取得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的樓市也出現熱度飆升,對此,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這與“轉移杠桿”的思路有一定關系。
沈建光:讓老百姓加杠桿,讓企業去杠桿。所以就是房地產,老百姓要借錢,通過什么借錢呢?只有房貸。去杠桿不能走捷徑,還是要供給側改革。
從數據來看,七月份銀行新增貸款4900多億,98.7%流向了房地產,貸給了個人的按揭貸款,也似乎印證了沈建光的觀點。那么“企業降杠桿、居民加杠桿”是否就不可行嗎?會議特邀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表示,資產證券化就是一條改革的可行路徑。
鄭新立:國有企業都有很多好的資產,比如說債務率最高的是高鐵,但是鐵路有很多優良資產,京滬高鐵一年就盈利幾十億,京廣高鐵很快就會盈利,如果把這些優良資產拿出來資產證券化,一下子可以籌集幾千億作為資本金注入,可以償還貸款。
除了樓市,匯率是宏觀經濟領域另一個公眾熟悉的話題,“人民幣貶值論”被一些機構反復炒作,并認為這將是人民幣市場化的擋路巨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全球五大儲備貨幣里面,我們人民幣在SDR的比重是10.92%,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來進行配置全球的儲備貨幣,那么未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需求就會上升,匯率就不會下降。
無論是升是降,分析者總是各有論據,而市場更加期待的,其實還是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表示,要建立放眼全球、服務型的監管機構。
黃劍輝:改革前面提到第一組供求關系,就是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去簡單的談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這些都沒有抓住金融改革的要點,只是一個皮毛的東西。就是以該放的放到底,該管的管到位這兩條為標準。
編輯:孫永政
關鍵詞:全文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9月23日,星期五,農歷八月二十三。北京輕霧轉多云,28度到19度。以下是內容提要:省以下環保監測監察執法“垂改”大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在生態環保領域探索治理新路徑。
2016-09-23 07:00:00
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9月21日,星期三,農歷八月二十一,北京多云, 24度到16度。以下是內容提要:習近平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總結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6-09-21 07:00:00
2016-09-19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