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6-12-26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時評】治霾 真金白銀花出去必須問“療效”
號稱“入冬以來,范圍最廣、持續最久”的一場霧霾上周從北到南侵襲了我國近五分之一國土,四面“霾”伏的困局凸顯了治霾攻堅戰的艱巨與迫切。中央頂層設計上,對大氣污染的防治部署從未失位,并投入大量專項資金。不過,近日,財政部通報的檢查結果卻顯示,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被挪用的情況“較為突出”。
將專門用來治霾的錢挪作他用,要么打擦邊球,用“打醬油的錢買了醋”;要么干脆把治霾資金花在了招待、辦公樓維修等和治霾毫無關系的項目上。治霾資金成了個別部門的“私房錢”,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補墻磚”,國家真金白銀的投入,最終沒能變成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感受。
相較于資金挪用,治霾資金的低效、濫用問題更加隱蔽。從賬目上看,錢的確按進度花出去了,使用的名目也和治理霧霾直接相關,看似資金專款專用,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比如,財政部通報中提到的典型案例,鄭州市城管局分配給中原區的25臺小型垃圾壓縮車,因車輛型號無法與垃圾站對接等原因造成車輛閑置,700多萬開銷打了水漂;再比如,所謂的“治霾神器”霧炮車出現在了多地環保部門的采購清單上,卻被專家認為是“皇帝的新衣”,噴出的是“安慰劑”。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治霾資金的使用不能光考核使用進度和使用項目,還得注重使用效率。不僅要管錢花得合不合規,有沒有“移花接木”,還要問錢花得值不值得,把治霾效果列入評估體系,倒逼地方政府用實打實的治理成效保障專項資金的利用效率。(撰寫:劉黎)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天津市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創新思路,主動把本地的先進制造業優勢與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對接,培育一批以企業集團、科技園區為載體的創新共同體,讓創新資源在京津冀區域加速流動。
2016-12-25 07:00:00
工信部近日公布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處罰決定,對情節嚴重的企業給予“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處罰
2016-12-25 07:00:00
習近平對全國老干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認真學習先進典型,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2016-12-24 07:0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