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建立全國首個失業動態監測預警制度
2016-04-16 12:25: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濟南4月16日消息(記者劉穎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日前,山東省建立了全國首個失業動態監測預警制度,對企業用工狀態實現動態監測、分類分級預警、分級應急響應,以防范規模性、行業性、區域性的失業風險。
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夏魯青介紹,作為擁有資源能源型企業的大省,目前山東的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煉油和輪胎等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比較突出。前期山東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鋼鐵、煤炭等八大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其中僅僅關閉30萬噸以下煤礦這一項政策,就涉及到了8個市,56家煤炭企業的3.5萬職工,分流安置的任務相當繁重。隨著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勢必會造成一些職工下崗失業,區域性、行業性集中失業的風險加大,因此就迫切需要提早制定預案,未雨綢繆,建立失業動態監測、預警和調控應急制度。
制度明確規定,所謂規模性的失業預警是指縣市區內同時出現五個以上企業,由于非正常原因實施一次性集中裁員,每戶企業集中裁員超過50人,或者裁員數量占到所在職工總數的30%以上,或者是單個企業一次性集中裁員200人以上等情況,以職工安置分流為重點,根據社會對失業的可承受能力,確定相應的區域性失業警戒線。這一制度有三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個實施動態監測,每個月都要對企業的就業崗位、增減變化數量、原因和類型進行實時的跟蹤監測。第二個開展分類分級預警,建立了對行業企業的規模性、區域性、失業監測預警調控應急制度,建立了以趨勢特征和指標特征為主的黃橙紅三級預警等級。第三實施分級應急響應,對于不同級別的預警制定了相應的調控應急方案,比如說在達到一級紅色警報的時候,就允許企業可以緩交社會保險費,降低社會保險繳費費率等等。
編輯:姜萍
關鍵詞:山東;失業;動態監測
月14日,山東省脫貧攻堅現場會議在菏澤市鄄城縣召開,交流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的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推進扶貧政策措施精準落地。
2016-04-14 18:59:00
2016-04-14 09:17:00
據了解,公安機關已對涉及案件的上下線進行了逐一查證,目前各地已經刑事立案69起,抓獲涉案人員130名。
2016-04-12 11:5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