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武平縣萬安鎮石燎閣林下養蜂基地內,成群的蜜蜂在山林間嗡嗡飛舞,穿梭于繁花綠葉間采蜜。

蜂農身著防護服,輕手輕腳地掀開蜂箱蓋,提起蜂巢板,仔細查看晶瑩剔透的蜂蜜(如圖)。抖蜂、割蜂蠟、搖蜜……一系列動作嫻熟而有序,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今年氣候適宜,蜜蜂采蜜期長,產量、品質都比去年好。”萬安鎮蜂農王春暉介紹,今年他共養殖蜜蜂15箱,每到蜜蜂采蜜期就會把蜜蜂拿到石燎閣,每箱蜜蜂平均可產蜜10公斤,今年總產量預計可達150公斤。按照如今的市場價格,可增收1萬多元,對比去年因持續降雨導致的“幾乎絕收”情況,今年可謂是個豐收年。

“我們養殖的是適應性強的本土中華蜜蜂。”石燎閣蜂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晚生高興地介紹,“基地依托萬安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無污染的山林資源,加上當前百花盛開的豐富蜜源,所以產出的蜂蜜品質上乘,深受市場青睞,許多客戶都是提前預訂。”

基地所處的萬安鎮山林植被茂盛,蜜源植物種類繁多,為蜜蜂提供了絕佳的生存繁衍環境和優質“食材”。中華蜜蜂在采集百花釀造獨特“百花蜜”的同時,也為山區植物授粉,成為維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重要“使者”。這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讓林下養蜂成為萬安鎮農戶增收致富的綠色高效途徑。

為做強林下“甜蜜事業”,鐘晚生不斷開發蜂蜜延伸產品,延長產業鏈。蜂蜜酒、蜂蜜綠茶、蜂蜜護膚品等十幾種創新衍生產品廣受市場歡迎。同時,他積極借助電商、直播、認養等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推動武平生態蜂蜜品牌走向全國。

此外,鐘晚生還精心打造蜜蜂科普基地,串聯起養蜂體驗、釀造觀光、品鑒消費、研學旅游等環節,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甜蜜”體驗,形成“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近年來,萬安鎮通過發展蜂蜜、果蔬等特色現代農業,探索“合作社+農戶+電商”模式,帶動1000多戶村民參與種養。目前,全鎮已建成標準化蜂場42個,蜂群規模達2.3萬箱,年產值占全縣蜂產業的三分之一,成為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記者 羅小春 徐士媛 通訊員 邱嫻 文/圖)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