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寧德金盛水產有限公司,寧德蕉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海洋與漁業局相關工作人員為陳愛蓮等8名企業員工送上全國首批大黃魚加工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今天有幸獲得全國首批首本大黃魚加工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我感覺非常驕傲,這是對我從事大黃魚加工行業20年的認可。”2025年蕉城區大黃魚加工職業技能競賽金獎選手陳愛蓮說。
據統計,蕉城區現有大黃魚加工企業72家,加工生產線超過40條,產品種類多達90余個。隨著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專業加工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但由于長期缺乏一個能對產業工人進行技能水平評價的標準,制約了該工種的發展前景。
為破解這一難題,2024年,蕉城區中等技術學校攜手寧德師范學院海洋學院,成功制定了全國首個針對大黃魚產業的專項職業能力證書考核規范。今年3月底,蕉城區人社局、漁洋與漁業局等部門依此規范內容,組織舉辦大黃魚加工職業技能競賽,全區10家大黃魚加工企業的50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決出金、銀、銅獎,授予成績靠前的兩名選手蕉城工匠榮譽稱號,為48名成績合格選手頒發全國首批證書。
“我們將持續深化‘政企校’合作模式,擴大培訓覆蓋面,探索建立大黃魚加工技能人才庫,為產業提供持續的技能人才支撐。”蕉城區中等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希望以這份標準為基礎,推動大黃魚產業相關工種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從而探索制定出更高層次的等級評價考試,為大黃魚產業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的技能人才。(福建日報見習記者 莊然 通訊員 楊慈監)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