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賦能”助推中小企業發展
近日,市工信局召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服務商推進會暨專題培訓班,引導入庫服務商加快布局5G+AI+工業互聯網的隊伍、產品體系,以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我市“2+4”工業體系賦能。
在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龍巖以政策為基、以創新為翼,用“數字賦能”破題中小企業發展之困,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自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以來,聚焦金屬加工機械制造、有色金屬壓延加工、電子元件及其專用新材料制造等3個細分行業,以“擴點、串線、增面”為推進路徑,堅持企業主體、突出場景牽引、發揮服務商作用,有序推進轉型試點。
全面推進企業改造: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升級”
長汀聯輝紡織以AI驗布機為樣板,預計降低50%用工量;上杭縣紫金佳博電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入MES系統規范生產管理,集成ERP系統實現資源高效管理,生產效率提升36%,產品合格率達99%,全面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我市聚焦服務商能力提升,打造數字化轉型“強磁場”。通過公開征集、嚴格遴選,已形成覆蓋工業互聯網應用、智能化裝備改造等領域的服務商隊伍。他們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建立“服務商入企診斷、企業需求建檔、政策精準匹配、診斷改造賦能”全鏈條推進機制。截至目前,118家入庫服務商已深入500余家企業開展“把脈問診”,形成350個“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共有120家企業提交試點企業申報材料,38家企業提交數字化項目備案申報材料。
新質生產力注入發展動能,5G與AI應用領域雙輪驅動。新建成8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項目,覆蓋機器視覺質檢、智能物流等場景;自《龍巖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二條措施》出臺以來,我市從推廣AI應用場景、鼓勵普惠算力服務、布局提升算力基礎等方面進行扶持,已有15家企業在研發設計、視覺質檢、參數優化、數字營銷、財務管理自動化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讓技術創新真正轉化為生產力。
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從“政策框架”到“生態閉環”
我市以頂層設計破題,制定出臺《龍巖市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龍巖市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等核心文件,并配套專項資金管理、數字化服務商入庫等全流程管理,打造“四梁八柱”政策框架,推動數字化轉型從“零散式推進”向“系統性生態”升級。
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轉型基座,累計引進培育“環衛裝備行業供應鏈協同工業互聯網平臺”“礦業供應鏈全球協同工業互聯網平臺”等8個行業(區域)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出200多個工業APP,接入工業終端設備超1萬臺套,服務企業數突破1萬家。平臺以“數據互通、能力共享”為核心,推動中小企業從“單機改造”向“全鏈協同”躍升,構建起“大平臺賦能小巨人”的產業生態。
從要素保障發力,筑牢轉型根基。在人才培育方面,引導本地高等職業院校聚焦數字化轉型領域開設相關專業學科。同時,高效嫁接利用先進地區創新資源,破解我市引才留才、成果轉化難題;金融服務方面,引導5家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數轉貸”等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門信貸產品,推廣“無還本續貸”業務,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在生態營造方面,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工業互聯網協會,搭建政府與企業交流服務平臺。并舉辦多場宣傳對接活動,持續激發企業轉型活力。征集入庫61位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相關專家,為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的智庫支撐,共繪數字經濟發展新圖景。(龍媒體記者 羅姝 通訊員 劉金東 李衛平 倪曉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