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潛心研究剪和刻的協調之美
鄭春華:剪紙“魔法”讓哪吒跳出來
鄭春華。
一把剪刀,一張紅紙,指尖翻飛間,哪吒的火焰紋、敖丙的鱗甲、申小豹的豹紋漸次呈現——這是永泰非遺剪紙傳承人鄭春華的“魔法時刻”。近日,在永泰“清新福建共享非遺”主題活動上,鄭春華以《哪吒之魔童鬧海》電影里的角色為創作原型進行剪紙教學?粗裨捜宋铩捌萍埗觥,臺下學習的小朋友們瞪大雙眼,連連驚呼:“紅紙里跳出來神仙!”
“剪紙是‘以象寓意’的藝術!被顒蝇F場,鄭春華邊示范邊講解,巧妙運用對稱、多角、團花等傳統折疊技法,經過裁剪,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圖案很快形成,花樣繁復卻連而不斷。在她的指導下,孩子們從最初握著剪刀的生澀笨拙到逐漸得心應手,陸續剪出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分械哪倪、敖丙、無量仙翁等經典人物形象,稚嫩的作品里躍動著傳統文化的生機。
以紙為布、以剪為筆,鄭春華在這項傳統技藝上耕耘了三十余載,將自己的情感與想象傾注其中,創作出一幅幅充滿文化底蘊的剪紙作品。
與剪紙的藝術情緣始于鄭春華的童年經歷。“小時候,我常常看見奶奶、嬸嬸用剪刀剪出各種漂亮的窗花,當時就覺得特別神奇,像變魔術一樣!编嵈喝A告訴記者,從那時起,她便踏上了一條與剪紙相伴的道路,開始了探尋藝術奧秘的旅程。
漸漸地,鄭春華不再甘于剪普通的樣式,開始拜訪書畫家,赴江西、陜西、漳州、泉州等地考察學習,將學習到的技巧融入剪紙中。同時,她還潛心研究剪和刻的協調之美,將陰刻、陽刻的民間剪紙手法與繪畫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了獨具個人特色的剪紙風格。
“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和發展!编嵈喝A說道,在傳統單色剪紙的基礎上,她大膽探索套色、點染、拼貼等多樣化的現代表現手法,加入鋸齒紋、月牙紋、魚鱗紋、漩渦紋、云紋等剪紙紋路做點綴以豐富畫面。她的剪紙作品不僅包含傳統的民俗文化,還將永泰當地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一批批反映永泰風貌的剪紙作品。
其中,歷時3個多月創作完成的4.6米巨幅剪紙作品《青云山下的永泰》引人注目。鏤空紅紙里,山河錦繡,鄉村新景撲面而來。整件作品以寫實手法為主,采取陰刻和陽刻相交替的方法,展現了青云山、武術、莊寨等永泰地方元素,更有鐵路和大廈元素進入作品,生動詮釋永泰新舊交融的時代風貌。
癡迷于剪紙的鄭春華,有時候一剪就是一天,剪到興頭上甚至到了深夜還不舍得入睡。辛勤的耕耘換來了累累碩果。鄭春華的剪紙作品《延安精神》獲福建省“守望民間藝術作品大展賽”優秀作品獎、《建黨百年精神譜系系列》獲評福州市茉莉花文藝獎等。
如今,鄭春華在永泰一中、永泰縣實驗小學、永泰縣樟城小學、永泰第三實驗小學等學校開設剪紙課程,把剪紙藝術帶進課堂,激發學生們的剪紙興趣,從而讓他們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記者 全怡月 文/攝)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