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清遠公益性養殖業防災減損服務中心在清新區太平鎮正式揭牌運營。該中心由清遠市農業農村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清遠監管分局、清新區農業農村局指導,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清遠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清遠中心支公司”)與廣東清新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遠市清新區漁業加工流通協會聯合打造。

該中心以“科技賦能防災減損,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為核心,通過“線下專家+線上醫生”雙保障模式,將為清新區5.5萬畝養殖坑塘、超1500家養殖戶提供全鏈條風險防控服務,預計年減少漁業經濟損失超3000萬元,助力清新區漁業高質量發展。

清遠公益性養殖業防災減損服務中心揭牌運營

科技降本增效:破解疫病防控“最后一公里”難題

清新區作為清遠市淡水養殖核心區,2024年水產品總產量達4.13萬噸,其中桂花魚1.45萬噸,綜合產值超19.7億元,但養殖戶面臨疫病防控相對滯后、檢測成本高等痛點。新啟用的服務中心創新設立“塘頭實驗室”,配備核酸提取儀、水質多參數分析儀等設備,可對寄生蟲、細菌及病毒性疾病進行精準診斷,實現“送樣90分鐘出結果”。養殖戶李先生算了一筆賬:“過去檢測一次要跑廣州市區,光來回油費就要200多元,現在家門口就能做,省時省錢,很方便。”

塘頭實驗室正在進行檢測

平安產險清遠中心支公司負責人表示,該中心的建成運營,將構建“災前預警—災中干預—災后賠付”的全周期風控體系。保險公司可以主動介入被保險標的的風險管理,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通過線上線下模式,為養殖戶保駕護航。一是檢測站對檢測出來的病毒及時反饋專家問診指導救治,有效降低疫病風險。同時農戶可依托“愛農寶”APP的農技專家咨詢板塊進行免費農技咨詢,超千位農技站專家隊伍在線解答,實現“足不出塘解難題”;二是線下專家駐點,組建水產養殖專家團隊,把技術和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真正為農戶提供“保防救賠”的一體化服務。

金融保險深度聯動:激活產業“造血”新動能

服務中心構建“檢測—保險—信貸”閉環,為養殖戶提供“防災減損+產業振興”雙重保障:平安產險清遠中心支公司為參保戶提供免費疫病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保險理賠掛鉤,推動“防重于賠”服務體系建設。

清新農商銀行打造桂花魚特色支行,設置 “三專”機制:專職團隊、專屬產品、專項通道。配備專職客戶經理,提供從貸款申請到技術咨詢的全流程服務。推出“清桂貸”,對規范用藥、科學防控的養殖戶提供年利率低至LPR的專項貸款。開辟桂花魚貸款綠色通道,實現桂花魚貸款優先審查審批“即到即審”,縮減養殖戶辦理貸款業務的等待周期,保障養殖戶用款效率。

“過去不敢擴大規模,怕一場病全賠光。現在有了檢測手段、保險兜底以及銀行支持,我打算再承包10畝魚塘。”養殖戶李先生信心滿滿地說。

政企協同:打造漁業現代化治理標桿

“水產疾病疫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們水產養殖管理工作的重點。”清新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清遠首個養殖業防災減損服務中心,其“政企研”協同模式具有多重示范價值。

首先是科技普惠,該中心將檢測資源下沉至塘頭,降低農戶檢測成本,通過數據共享,農業部門可實時掌握養殖業風險分布,優化產業規劃;二是金融創新,通過保險與檢測服務聯動,探索“保險+信貸”模式撬動融資信貸額度,構建“防災減損+產業振興”服務閉環,為農業保險改革提供“清遠樣本”。三是生態賦能,推動農藥、獸藥殘留檢測全覆蓋,助力打造“從魚塘到餐桌”的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

活動現場

未來,服務中心計劃覆蓋全市淡水養殖重點區域,并拓展至對清遠雞、生豬養殖等特色品種檢測,以科技與金融雙輪驅動,持續激活鄉村產業振興動能。(來源: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