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廣東民眾街道在中山紀念中學浪網中學啟動“‘四最’按語薪火傳青春筑夢新時代”思政課進校園活動,旨在構建“學校啟智、家庭潤德、社會礪行”三位一體育人格局,推動“四最”按語的宣傳和教育全面覆蓋校園、村居與家庭。
活動現場
民眾街道以思政課為載體,將歷史傳承與時代使命深度融合,為青少年成長注入紅色動能。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1972年廣東新聞紀錄片《新平鄉青年突擊隊》,重溫青年突擊隊的奮斗足跡。主辦方向轄區11所中小學、19個村居、5家“兩新”企業贈送《“四最”風華——中山縣新平鄉青年突擊隊紀實》,以此書為向導和紐帶,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宣講,激勵廣大青年把“四最”按語的精氣神融入個人的奮斗、融入中山的發展。入團儀式中,新團員莊嚴宣誓。
紀中浪網中學副校長邱慎明以“四最”按語為脈絡,為現場師生講授思政課第一講,號召青少年“以敢闖敢拼的銳氣、腳踏實地的作風,爭做家國棟梁”。隨后,一首原創歌曲《“四最”有我》,激昂旋律點燃全場熱情;家長代表分享家風故事,詮釋“四最”按語與家庭教育的深刻聯結。
活動最后,學生們在“傳承‘四最’按語,青春報效祖國”簽名墻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活動現場
民眾街道堅持“全域覆蓋、分層推進”原則,將“四最”按語思政課融入學校課堂、村居活動與家庭日常,形成立體化教育網絡。
11所中小學以思政課堂為主陣地,結合主題班會、專題視頻《青春的豐碑》等,引導學生將“四最”按語內化于心,在實踐中錘煉擔當,爭做新時代“突擊隊”和“生力軍”;村(社區)依托暑期夏令營、文藝宣講等活動,將思政課融入群眾生活,讓青少年與干部群眾共悟歷史、共傳精神;以“涵養好家風共筑家國夢”活動為契機,推動家長與孩子共學“四最”內涵,以“小家”帶“大家”,讓家國情懷扎根千家萬戶。
民眾街道以“四最”按語思政課為紐帶,將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脈,讓家國情懷扎根千家萬戶。(來源:中山民眾街道)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