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在廣州市白云國際會堂盛大開幕。本屆年會增城區亮相簽約重點項目19個,投資總額156億元,項目達產后年產值(營收)預計可達527億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投資吸引力。
產業高地 新質動能驅動萬億集群
增城區錨定建設“12613”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芯顯車”、新材料、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推動萬億級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增芯項目
聚焦半導體和新型顯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增城先后推動增芯科技、越海、星空科技等項目落地建設,并實現國內首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晶圓制造新突破。推動超視界、維信諾等新型顯示龍頭企業穩產增產,集聚康寧玻璃等上下游企業30余家,在全市信息技術產業布局中迅速崛起。著力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依托廣本、北汽兩大整車企業,已集聚190多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全力打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超千億元產業集群。
依托開發區核心區產業優勢,增城正全力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先進基礎材料產業基地。目前,已吸引眾山精密、江銅銅材等224家規上企業強勢入駐,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存量企業提質升級、增量企業加速落地、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當前,增城正依托空域條件和低空經濟重點平臺等優勢,積極謀劃布局低空經濟。以工信部電子五所、中汽中心廣州檢驗中心為支撐,引入海格無人信息基地、貴州航天、云之翼(增城)6S航服工廠店等項目,加速構建起覆蓋技術研發、檢測認證、整機制造、場景服務的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生態。
科創賦能 創新引擎助推產業騰飛
科技創新是驅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增城區著力優化創新生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型企業實現量質齊升。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000家,研發投入連續三年累計超12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15%以上的強勁態勢。
聚焦全區重點產業鏈與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增城區系統布局建設多層次創新平臺體系。目前,電子五所已建成國家級平臺4個、省部級以上平臺29個;湖大研究院建成國家級研發平臺分平臺5家,并與企業共建聯合研發中心10家。全區累計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7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5家、高水平企業研究院2家,創新載體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增城區還不斷健全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將僑夢苑作為區級孵化器建設的重要抓手,深化僑夢苑“一苑多區”戰略,形成“1+23”發展格局,累計引進優質創新創業項目1317個;各類孵化載體蓬勃發展,累計備案孵化載體32家,孵化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建成市級以上孵化器15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3家,眾創空間7家。
平臺聚勢 廣闊空間開拓投資新篇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平臺方面,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作為大灣區首個省級智能傳感器特色產業園(5.6平方公里),以增芯科技12英寸先進傳感器芯片項目為引領,聚焦MEMS核心工藝,著力破解傳感器領域“卡脖子”難題。
僑夢苑創新中心
市級平臺方面,廣州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作為廣州唯一、超千畝的M3用地高端電子化學品園區,是保障芯片制造、面板生產供應鏈安全的核心支撐和稀缺資源;低空經濟產業園坐擁全廣州最優空域,全面實施“1+1+6”布局,包括國家級低空產業創新平臺、通用機場、6平方公里低空產業園,工信部電子五所、海格天騰等龍頭企業率先入駐,搶占低空經濟發展制高點。(陳惠瑜)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