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獎勵新能源汽車“上新”、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鏈強鏈并進、“汽車+”應用場景全面拓展、消費擴容與開拓國際市場雙向發力……4月17日,廣州市召開16屆9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根據《計劃》,廣州市將通過實施“四項工程”(智電轉型提升工程、核心部件躍升工程、支撐體系賦能工程、流通消費提質工程),全力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計劃》提出,到2027年,廣州市力爭培育2—3家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50萬輛的企業,整車與零部件產值比達1:0.6;積極開放應用場景,推動自動駕駛規模化示范應用、示范運營。

《計劃》提出,實施智電轉型提升工程,新能源汽車方面,提出對新能源(含混合動力)乘用車、商用車新車型導入及量產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獲得1.5億元獎勵。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全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應用,提出自動駕駛車型開發應用獎勵并對開展道路測試與示范運營車輛的測試費用及認定檢測費用給予支持,以搶占產業發展變革制高點。

二是實施核心部件躍升工程。通過核心技術“揭榜掛帥”、創新產品上車及核心部件新建生產線固投獎勵等組合措施,提高產業鏈韌性。其中,對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核心零部件新建生產線項目給予“補改投”或補助支持,單個項目最高可獲得1億元的獎勵。

三是實施支撐體系賦能工程。聚焦“核心平臺”與“‘汽車+’應用場景”建設,新增V2G、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支持政策。對符合《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示范應用場景目錄》的項目,每家企業每年最高可獲得3000萬元獎勵。同時,支持建設檢驗檢測、設計、交易、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

四是流通消費提質工程。圍繞國家提振消費、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等工作,提出對乘用車改裝車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等項目予以支持。同時,鼓勵整車、經銷商、零部件企業等協同出海;鼓勵龍頭企業加快開發出口車型、設立海外研發和生產基地、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計劃》創新多元支持方式。通過直接補助、“補改投”等方式,對研發、生產、應用全產業鏈條進行獎補。同時,提出依托政府投資基金設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子基金,建立容錯機制,強化資金與政策協同效應。

未來三年,廣州將緊盯汽車產業變革趨勢,以政策創新為引擎,全力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為構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貢獻力量。(記者 方晴 賈政)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