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7月23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 實習記者蔡瀅琿)7月22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美麗廣州建設新聞發布會。央廣網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上半年,廣州市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中取得積極進展。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廣州市執委會綜合保障部常務副部長鄭則文在發布會上指出,從總體情況來看,廣州市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全面達標;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穩定達標;土壤環境質量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醫療廢物100%安全處置,全面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再生、無害處置、風險防控、全民“無廢”五大行動;全市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國家要求。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見習記者徐鋇兒 攝)

貫徹綠色理念 打造美麗全運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于今年11月9日至21日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廣州市作為主辦城市之一,抓緊賽事舉辦契機,全面開展美麗全運工作,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鄭則文在發布會上表示,為進一步開展美麗全運工作,廣州市通過構建方案計劃體系,編制全運會生態環境保障“1+12”工作方案,出臺《廣州賽區打造美麗全運實施方案》;實施綠色行動計劃,推進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排查場館周邊污染源;推進賽事碳中和,出臺《廣州賽區碳中和工作方案》,首次大規模運用地方碳普惠機制,融入零碳場景理念、導入低碳城市游活動、倡議零碳產品供應等措施,助力綠色辦賽;實施《廣州市“無廢全運”行動方案》,舉辦“國際無廢日”主題活動,加強“無廢”理念宣傳,積極打造“無廢全運”。

鄭則文表示,美麗廣州建設是美麗全運的重要基礎支撐,下一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將緊緊圍繞“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好美麗廣州、美麗全運的相關工作。

推進綠美生態與水環境治理 繪就生態幸福圖景

近年來,廣州市綠美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建成了1516個各類公園,542.8公里森林步道、近4000公里綠道。筑牢生態本底,將綠色福祉轉化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阮琳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廣州市系統構建了“城園融合”的綠色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生態+”深度融合,打造豐富多元的綠色生活場景。激活鄉村文旅產業,創新推出“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設立“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基金”,倡議社會各界力量大力興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積極參與綠美廣州生態建設,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綠美新格局。

同時,為了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美廣州樣板,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將構建起制度、產業、科技、區域協同“四位一體”的保障體系。通過制度保障、產業驅動、科技賦能、區域協同,筑牢綠美廣州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加快推進綠美廣州生態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美廣州樣板。

荔枝涌(央廣網發 廣州市水務局供圖)

廣州市全面推進水環境與生態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計建設碧道1456公里,11條綠美碧帶完成市級評估,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陳建余介紹,廣州市在碧道建設中,打造了一批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的標志性碧道節點,在碧道建設基礎上,進一步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并以碧帶為紐帶,串聯沿線文旅、運動、商業等資源。

陳建余表示,接下來廣州市水務局將繼續高質量推動碧道建設,深挖區域特色,分批建設綠美碧道碧帶示范,持續為社會公眾打造和開放綠化景觀更加優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水共生更加和諧的濱水空間。

廣州三區發力生態建設 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

近年來,廣州市黃埔區、增城區和花都區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果。

黃埔區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聚焦建設“田園生態CBD”,加強高端產業導入、生活配套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逕下美麗單元建設。2024年11月,逕下村成功申報廣州市“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投融資戰略合作暨首開示范項目”。

廣州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埔區龍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姚錦全介紹,黃埔區開展全省先行試點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產業連片發展空間不足、鄉村造血能力弱等資源約束和空間治理難題。編制全區首個村級詳細規劃,科學布局逕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創新農房建設模式,優化空間規劃,打造智慧宜居未來鄉村。此外,大力統籌活力碧帶建設,扎實推進逕下沿河湖水域兩岸村莊道路綠化美化,同時推進口袋公園建設,進一步豐富綠化層次與居民休閑空間,累計已完成綠美鄉村建設總面積達2550畝。

姚錦全表示,未來,黃埔區將繼續優化提升知識城—逕下美麗單元建設,充分發揮區域半山半城、水網密布的生態本底特色,建設城鄉生態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近自然智慧科普教育基地與“兩山”價值轉化示范基地,助力廣州市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

逕下村(央廣網發 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道供圖)

近年來,增城區推進美麗城市建設,目前已系統謀劃包括美麗鄉村、綠美廣州生態建設、美麗河湖等151項美麗工程;派潭鎮、正果鎮、增江街等條件成熟的區域,已完成首期投融資方案;今年4月促成增城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項目和石灘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項目成功獲得融資授信,推動一批美麗工程建設落地。

廣州市增城區副區長羅迎介紹,為了深入挖掘生態本底和產業特色,探索出具有增城特色的美麗城市建設模式。增城區政府立足“北部山水生態環境功能維護區”定位,完成增城環南昆山—羅浮山美麗單元建設實施方案研究,探索以生態環、文旅環、產業環、鄉村環、治理環為核心的“美麗單元—美麗細胞—美麗工程”立體建設模式;強化要素創新,探索更貼合增城實際的環保項目資金籌措模式,全力保障各項建設落地見效;結合實施“百千萬工程”,打造多層次生態治理示范樣板,讓“美麗”看得見、摸得著。

羅迎表示,接下來,增城將繼續在生態保護、美麗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特色文旅等方面發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變化。

綠美增城(央廣網發 來源視覺中國)

花都區近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赤坭鎮作為美麗中國先行鎮的建設備受矚目。目前,該鎮已創建4條“國字號”鄉村、10條“省字頭”鄉村、30條美麗宜居村。

廣州市花都區副區長麥韶明介紹,為了深入實施綠美花都生態建設,充分發揮赤坭鎮生態本底優勢,花都區政府與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廣州市花都區全面推進赤坭鎮建設美麗中國先行鎮工作實施方案》,推動一批美麗村莊制定規劃藍圖。此外,花都區做好污染防治文章,聚焦“防護為基、生態協同、人居提升”,規劃建設三坑水庫濕地公園,筑牢自然生態美麗屏障。促進綠色發展,圍繞“美麗中國先行鎮、綠色低碳先行鎮”建設目標,布局“先進智造、都市農業、休閑文旅”三大產業。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麥韶明表示,下一步,花都區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力以赴把美麗中國先行鎮建設工作推向新階段,為廣州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貢獻花都力量。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