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東莞4月19日消息(記者張順鵬)4月19日,在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暨第三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第十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簡稱“三博會”)期間,一場聚焦“品牌賦能縣域經濟”的分享交流會順利舉行。
作為品牌案例分享的代表之一,興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國強以《興寧鴿:年鴿出圈記》為主題,在會上分享了“興寧鴿”品牌賦能縣域經濟的實踐經驗。
興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國強作分享(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今年農歷新年前后,已有400多年養殖歷史的“興寧鴿”,再次火爆“出圈”,“食在廣東 鴿出興寧”“過大年 吃興寧鴿”標語霸屏大灣區各大商圈戶外屏,成為蛇年新春吸睛熱詞。
“這背后,是興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國鴿業之都’目標,舉全市之力,把‘小鴿子’做成‘大產業’、用‘興寧鴿’解碼‘新經濟’,探索走好‘興寧鴿’產業賦能縣域經濟的特色路徑和生動實踐。”羅國強表示。
強化政策推動
央廣網記者了解到,為實現政策層面從“單點突破”到“系統布局”,興寧市在廣東省率先出臺《興寧市扶持肉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興寧鴿產業發展規劃(2024—2028年)》《興寧市支持興寧鴿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一攬子政策文件,聚力打造育種、生產、市場、人工智能、文旅“六個高地”,實施種業提升、精深加工、品牌融合等“十大工程”,為興寧鴿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鏈條、全過程的政策支持。
興寧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國強作分享(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強化龍頭帶動
為推動“興寧鴿”產業發展從“分散經營”到“集群發展”,興寧市累計投入資金超4億元,重點建設興寧市肉鴿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鴿產業一體化科技園,通過統一技術、收購、品牌等“六統一”,以及“政企銀村興寧鴿共建養殖小區項目”等模式,輻射帶動龍田、葉塘、坭陂、寧中、大坪等5個鄉鎮發展肉鴿產業,產業集群和聯農帶農效應明顯。
目前,興寧市共有1個以肉鴿為主導產業的全國農業產業強鎮、1個全國“一村一品”專業村、4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共有規模化現代化肉鴿養殖基地18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合作社3家。2024年,興寧肉鴿出欄量達5800萬羽,約占全省總量15%,占梅州市總量70%,產業總產值達29億元,已發展成為廣東最大的肉鴿集散地。
強化科技驅動
為實現從“傳統養殖”到“智造標桿”的轉型,興寧市依托廣東興寧鴿科技小院、省博士工作站等平臺,構建興寧鴿“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鏈,目前,“興寧鴿”產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30余項、商標10余個,與1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興寧市龍頭企業金綠公司已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肉鴿現代化屠宰生產線,年屠宰量可達1500萬只,具備HACCP認證和供港資質,是廣東省出口示范基地。建有成熟的預制菜加工生產基地和廣東省嶺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肉鴿研究中心,攻克冰鮮鴿保鮮、預制菜加工等關鍵技術,規模化加工企業日均生產冰鮮鴿約6萬只、肉鴿預制菜產品約2萬只;其研發的“陳小鴿”系列產品斬獲中國預制菜產業大會客家十大預制菜榜首等榮譽。寶寧農牧以石岐鴿為核心種源,已建立了300個核心群家系,5000個擴繁群家系的育種基地,被省農業農村廳評定為“鴿遺傳資源保種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興寧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金綠公司參展“三博會”(央廣網記者 張順鵬 攝)
強化品牌撬動
為加速興寧鴿“出圈”,興寧市主動對接省級資源,啟動廣東興寧鴿“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進一步擦亮興寧鴿區域公用品牌。2024年10月起,成功舉辦廣東興寧鴿“12221”市場體系建設啟動儀式暨廣東肉鴿行業協會第四次會員大會、“食在廣東·鴿出興寧”興寧鴿品牌專場推介會、廣東省“百縣千碗”暨興寧鴿美食大賽等一系列“12221”系列活動,簽約金額超4億元。
2025年1月17日,“食在廣東 鴿出興寧”“過大年 吃興寧鴿”標語在廣州塔LED屏滾動播放,廣發證券大廈、南岳大廈、豐興廣場等廣州核心商圈大屏同步展示,廣州、佛山、肇慶等地的興寧商會積極參與推廣,在廣州、佛山、肇慶等灣區城市的地標建筑相繼為興寧鴿點亮刷屏,在大灣區掀起“興寧鴿”的新一輪熱度。
數據顯示,從去年12月底至今年春節期間,“興寧鴿”百度搜索指數環比暴漲380%,短視頻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1.2億次,“與輝同行”抖音直播“興寧鴿”產品銷售近10萬只。興寧鴿從“地方特色”到“全國名品”的發展步伐,正在不斷加快。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