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灣區,聚勢領航新程。4月8日,“讀懂中國·灣區科技創新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鵬瑞1號灣頌藝術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推進大灣區‘政產學研金服用’”等主題開展深度交流,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以下簡稱“國創會”)、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辦,國創會產業協同促進中心、粵港澳數智中低空經濟產教融合聯合會承辦,廣州·鵬瑞1號戰略支持。

國創會會長徐偉新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即使面對世界經濟低迷、增長放緩,2023年大灣區的經濟總量也超過了14萬億元。這一切成就的背后,正是創新發揮了關鍵作用。

論壇現場

“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合作

賦能大灣區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需要“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的共同努力。論壇上,多位嘉賓先后上臺分享了對不同科技領域的專業洞見和獨到見解。

國創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認為,科技金融是金融行業的新質生產力。隨著科技金融的發展,將會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也將引導更多的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黑科技、投硬科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以及金融的良性循環。

中山大學副校長鄭躍表示,中山大學過去培養的學生有80%畢業以后留在了大灣區工作,為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輸送了人才以及前沿技術,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政產學研金服用”的有機融合發展。

中山大學二級教授、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姚正安表示,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重大的科技發展往往與數學的發展進步息息相關。大灣區重視科技創新,要從重視數學開始。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俊龍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想要抓住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既要注重技術的突破,也要注重應用場景的拓展。

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表示,廣汽集團深入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低空經濟立體出行、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重要技術領域,加快汽車行業的深度轉型升級。

活動現場還圍繞“弄潮AI:科技創新構建灣區產業發展新格局”“攜手同行:文體科技賦能十五運”“啟航灣區:低空經濟引領產業生態新航標”三大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從全球環境、地域特色以及成功經驗等維度展開了多元化、多視角的交流探索。

與會嘉賓參觀廣州·鵬瑞1號

世界藝術殿堂交響全球盛事

打造鏈接世界頂尖智慧的橋梁

此次論壇活動舉辦地——廣州·鵬瑞1號灣頌藝術中心,功能涵蓋舉辦藝術表演、國際藝術展覽以及體育賽事等。

迄今為止,灣頌藝術中心已舉辦了《盛世迎祥·西域獻禮圖》畫展及交響音樂會、盛世仰止·宋元明清國寶書畫展等藝術文化盛事,為城市帶來持續不斷的殿堂級精神享受。

廣州·鵬瑞1號

未來,廣州·鵬瑞1號還將吸引更多享譽世界的藝術文化科學盛會,不斷豐盈業主精神生活,讓藝術文化常態化,亦讓下一代與頂級藝術家、行業領軍近距離交流,為成長注入更多想象空間。

鵬瑞集團打造高品質作品,對城市在科學、藝術、文化、生態領域均作出貢獻。以愛為城市情懷,以灣頌藝術中心為藝術紐帶,鵬瑞秉持“科技、環保、人文、藝術、公益”的品牌理念,不斷鏈接全球多元化的藝術資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廣州·鵬瑞1號)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