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邯鄲5月20日消息(記者王藝霖 通訊員禹云飛)5月17日,隨著第35次全國助殘日的到來,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殘疾人聯合會推出系列暖心活動,通過“古城無障礙之旅”實踐活動與義診服務,為殘障人士送上“助殘大禮包”,為全國縣域助殘實踐提供“大名樣本”。
第35次全國助殘日,河北大名推出系列暖心活動(央廣網發 薛志朋 攝)
科技賦能文旅融合:讓古城“無礙”更“有愛”
17日,30余位肢殘、視障人士在志愿者陪同下,深度游覽了城墻、石刻博物館、大名縣數字府衙、文廟等大名景區。本次活動首創“三位一體”服務體系,每名殘障人士配備專業陪護、文化講解及醫療志愿者各1名。
暖心陪伴,游覽古城(央廣網發 薛志朋 攝)
活動現場,該縣文旅局開發了AR手語導覽眼鏡,可通過圖像識別在大名八大景點自動推送定制解說;景區盲文導覽冊中,嵌入了可觸摸的鎏金城徽浮雕,并輔以氣味卡片還原古槐花香;在數字府衙遺址開展的“時空對話”環節,5位殘障人士穿戴VR設備,與全息投影的明代知縣共議古城保護,碰撞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智慧火花。
“此次實踐是‘文旅助殘生態圈’建設的起點。”大名縣殘聯理事長趙運嶺稱,未來該縣將實施三大升級計劃:改造多條景區配備輪椅固定裝置及盲文報站系統;開展“無障礙守護者”認證培訓,年內培育200名掌握急救、手語、輔具操作的專業導覽員;聯合非遺傳承人開設草編等6類文創工坊,搭建殘障群體文化成果展銷平臺。
義診服務暖人心:從“節日關懷”轉變為“日常守護”
當日,以“扶弱助殘傳大愛,醫者仁心暖古城”為主題的義診活動同步展開。大名縣殘疾人聯合會攜手當地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精神病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為全縣殘疾人及群眾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義診現場分設中醫診療、康復指導、兒科保健、心理疏導等8個專區,血壓血糖檢測、理療體驗、輔具適配等服務項目一應俱全。在中醫醫院的特色艾灸治療臺前,醫護人員正為肢體殘疾患者調試理療設備;婦幼保健院的育兒咨詢區前,年輕母親們有序排隊領取《嬰幼兒養育手冊》;精神衛生專家團隊則通過沙盤游戲為咨詢者開展心理評估,柔和的背景音樂讓參與人員漸露笑顏。
愛心義診現場(央廣網發 薛志朋 攝)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義診,每次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肢體二級殘疾人李常坐在嶄新的電動輪椅上感慨道:“去年專家建議的居家康復方案,讓我手臂功能恢復了不少,今天又給我調整了訓練計劃,這種持續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
據統計,活動當日累計服務殘疾人及群眾超300人次,發放健康資料500余冊,現場適配助聽器、矯形器等輔助器具23件。
“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啟動‘助殘服務提質年’專項行動,在邊遠鄉鎮開展義診,讓更多的殘疾人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助殘服務從‘節日關懷’轉變為‘日常守護’。”趙運嶺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