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石家莊7月4日消息(記者王藝霖 見習記者李瑤)十年櫛風沐雨,十年華麗蝶變。從2015年高碑店市場的啟航,到如今以高碑店、清苑、孝感、常德、永州五大市場為戰略支點,在全國范圍開疆拓土,十年間,首衡走出了一條從區域保供先鋒邁向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主力軍的非凡之路。

首衡高碑店市場(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這期間,跟隨著首衡的戰略布局,不少商戶也紛紛放眼全國,將自己的業務版圖向首衡其他市場擴張。這種選擇,源于對首衡運營模式的信任,更是對市場潛力的看好。“跟著首衡的布點走,心里踏實,機會也多”成為了不少商戶的心聲。

今年,是王盼和白金麗來到首衡高碑店市場的第十個年頭。作為第一批來到首衡高碑店市場的商戶,十年間,首衡見證著他們經營版圖從北到南擴大,他們也親眼目睹了首衡高碑店市場崛起為年交易額1410億元、輻射北方13省、服務超4億人的“北方菜籃子核心樞紐”。

談及十年來最大的感受,王盼用了“暖心、省心”兩個詞來概括。王盼在首衡高碑店市場經營果蔬生意,產品主要為千禧圣女果。得益于首衡市場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他的辛勤努力,十年間,王盼的生意規模悄然改變——團隊從最初的四人發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人,日均出貨量也從二三十噸變成如今的上百噸。

王盼正在整理即將發出的貨物(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對于我們商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對接產地和采購商,市場領導經常帶著我們去過廣西、內蒙古等產地,然后還幫我們對接了山東、內蒙古、河南的一些大型商超,等于幫我們打通了上下游,貨源也充足了,銷路也不愁了。”王盼告訴記者。

在首衡,這種“推著商戶跑”的勁頭,滲透到運營的每個環節——當商戶苦惱于品類單一時,市場會派人帶著團隊奔赴全國,幫他們對接產地;當電商浪潮襲來,首衡手把手教商戶玩轉直播,把手機變成新檔口;當商戶面臨擴張需求資金緊張時,首衡的金融服務支撐隨即跟上……“過去單打獨斗,現在有啥問題找市場,所以我們才感覺到暖心、省心。”王盼感慨。

隨著2023年首衡布局湖北孝感,王盼在那里開辟了另外一條業務線,將自己的品牌不止停留在京津冀、陜西、內蒙古等地,還推廣至安徽、湖北等南方城市。

首衡孝感城(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記者了解到,很多像他們一樣最初扎根于運營成熟的高碑店市場的商戶,在業務穩定后,看到首衡在孝感布局的新機遇,果斷跟隨入駐孝感首衡城。

水果商白金麗就是其中一員。2015年,首衡高碑店市場剛啟動運營,她果斷把主營的柑橘、葡萄生意搬來高碑店。選擇這里,起初是因為高碑店的區位優勢,它位于京津冀三角腹地,是南菜北運、北菜南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多條交通干線穿境而過,處于環京津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內。

然而,真正讓白金麗在首衡市場扎下根來的原因,還是這里“想商戶之所想,急商戶之所急”的服務理念。“這些年,首衡幫了我很多。”白金麗坦言,一次,她的一車梨在運輸途中出了車禍,首衡高碑店市場立馬幫她聯系了車輛,幫忙把貨拉回市場,又幫助她找到采購商,這才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白金麗的檔口(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同王盼一樣,為了擴大生意規模,白金麗也將眼光放在了南方市場。“孝感在南方的區位優勢跟高碑店在北方的區位優勢一樣明顯,為我們打通南方市場的銷路提供了便利條件。”

在華中,孝感首衡城依托“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與高碑店形成“南北呼應、雙向流通”的格局——湖北的農副產品通過高碑店輻射北方,河北的千種特產則借道孝感深耕華中。這種雙核聯動機制,首先打破了農產品流通的地域壁壘。

現如今,白金麗的生意規模擴大了近20倍,銷售的水果種類涵蓋十幾種,她細數著這些年來的變化,也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聚首衡 贏未來”——當無數奮斗者在此將辛勤耕耘轉化為豐厚回報,首衡的價值,也在每一個奮斗者的故事中熠熠生輝。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