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中明確提出,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努力在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中走在前列。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0%、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總量達到4773.3億元(含定州),時隔21年重返全省第三。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102.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增速居全省第三;進出口總額增速10.8%,居全省第一,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2024年6月24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位于涿州的東方物探公司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實現河北省零的突破。同年,獲批“國家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創新中心”。保定市R&D經費投入強度3.46%,分別高于全國0.81、全省1.38個百分點,連續11年居全省前列。河北省科技獎勵大會上,保定24個項目獲獎,居全省前列。一個個故事、一幀幀畫面,訴說著保定創新發展新氣象。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推動科技創新,猶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等不起、慢不得。2023年7月,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帶隊拜訪北京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12月拜訪中國鋁業等中央企業;2024年1月拜訪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5月拜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7月拜訪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等醫療機構;12月拜訪中國信通院……邁開兩條腿,對接各部委;張開雙臂,擁抱央企。京津科技成果在保定“落地生金”。全省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農大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部分運營,152家博士農場、50家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累計引育新品種、新技術2110項。與華北電力大學共建燕趙電力實驗室,與中科院共建太行山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打造國家級固態電池技術孵化中心,有望形成百億級固態電池產業集群;推動中國樂凱—蘇州實驗室高性能反滲透膜成功交付,全力打造千億級雙碳材料產業集群。創新之風涌動,挺立時代潮頭。保定這座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正在成為新時代的開路先鋒。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長城汽車專利公開量、授權量連續三年獲中國民營車企集團第一。同光半導體入選2024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850家,總量居全省前列。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兩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集群。獲批國家數據標注基地等一批試點。

踏準時代節拍,才能一路高歌猛進,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更大奇跡。保定市委在抓好“7+20+N”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上,聚焦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六個方向”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在生物制造、空天信息、高效電池、新型儲能、前沿新材料、生物育種等17個細分產業上下功夫。機遇稍縱即逝,必須主動出擊、早抓快干。今年以來,連續召開數字保定建設大會、AI/AR眼鏡頭部企業座談會、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產業發展會議、電力及新能源裝備領域民營企業座談會、人工智能城市機會清單匯報會、無人機產業發展座談會。一系列專題會議,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近期,中國樂凱—蘇州實驗室聯合研發中心海水淡化反滲透膜交付。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電廠測試結果顯示,樂凱膜元件運行數據穩定,性能達到進口水平。特別是樂凱膜元件的成本比進口產品降低了三分之一。4月17日,保定集中組織召開了系列重大創新成果首場發布會,發布了高效柔性鈣鈦礦光伏組件與高性能分離膜技術等12項重大攻關技術,中國農業大學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7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10個代表性創新產品。創新浪潮奔涌,澎湃向前。弄潮兒向濤頭立。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中彰顯新擔當

政治任務、光榮使命、重大機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保定始終堅定不移。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保定市建設國際醫療基地,以生命健康產業推動城市轉型、打造北京醫療資源疏解“微中心”的做法予以通報表揚。國辦連續4年對保定市10項工作予以表揚,受表彰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47家央企在保定注冊成立央企子公司達到276家。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共建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吸引全國游客超230萬人次,成為城市新IP。2024年,全市與京津合作項目441項、總投資2860.5億元。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71.6%。

京畿大地起宏圖。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為保定發展帶來寶貴歷史機遇。搶抓機遇,擔當擔責,乘勢而上,推動協同創新、產業聯動、生態建設、公共服務、城鄉融合、營商環境和社會治理“七個一體化”,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一筆筆細膩的描摹,繪就壯美的畫卷,寫滿人民幸福生活的溫暖故事。在保定看北京名醫已經不是新鮮事。近年來,保定全面對接北京兒童醫院、廣安門醫院、北大腫瘤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全市醫療機構與京津簽署合作協議300余個,20所醫院上榜京津冀醫聯體名單。2021-2024年,京津地區來保就醫人次分別為0.8萬、8.3萬、32.8萬、106.6萬,年度增幅分別為937.5%、295.2%、263.3%。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區域協同發展的紐帶。地壇書市是京城百姓喜聞樂見的、品牌化的群眾性圖書文化盛會。2024年9月,地壇書市首次走出北京、走進保定,京保兩地人民文化交流不斷深入。以人民為念、以民生為大。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從“一紙藍圖”到“多點突破”,保定堅決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唱響新時代雄!半p城記”。2024年,8條河流清水入淀。2017到2024年已累計實施生態補水95.29億立方米,實現了白洋淀上游多條河道清水流動。在白洋淀“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重現身影,在保定拒馬河“鳥中活化石”中華秋沙鴨展現身姿。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以場景供給加速集聚創新要素。保定積極對接大賽優秀成果,華為液冷超充、國文液冷超充、視頻融合監測系統等9項優質技術在保轉化應用。雄安未來之城拔節生長,保定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步履鏗鏘。2025,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保定正在緊抓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機遇,在京畿大地的宏圖上高歌猛進、昂揚奮進。

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保定始終把綠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2024年,保定市空氣質量改善取得新突破,優良天數244天,同比增加14天。406臺氫燃料電池環衛車在保定交付,全國首個“百臺級”氫能環衛車示范應用場景在保定落地。奧潤順達超低能耗建筑科技科普基地被評為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獲批全國首批、全省唯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城市試點,入選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城市,生態環境領域國家級試點達到6個。

全球綠色發展大勢澎湃,綠色產業浪潮滾滾。建設新時代“中國電谷、低碳保定”,加快形成“碳中和產業之都”,保定正在書寫綠色低碳新篇章。將超低能耗建筑作為減污降碳的重要突破口。2024年,全市新開工超低能耗建筑47.1萬平方米,累計建成量達275.55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這些建筑年耗電量僅15kWh/m2,較普通建筑節能90%以上,年減少碳排放約5萬噸。氫能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終端能源形式之一。保定不斷完善氫能汽車產業生態,出臺“氫能十條”等產業支持政策,累計推廣氫能車輛561臺。建成“容易線”驛站北區5座加氫站,總加氫能力達3260公斤/12小時。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2024年,阜平縣倪家洼水域上空飛來數百只紅嘴鷗翩然飛舞,這是對保定生態環境改善最大的認可。近年來,保定空氣質量持續優化,49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植樹增綠48.5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38.5%。身邊的綠、眼前的美不斷增多!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保定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寫照。

在推進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保定市委始終堅持以改革開路,以實干為要,向改革要動能,向開放要活力。累計推出21批834個人民至上“微改革”項目,以“小變革”惠及“大民生”。今年1-3月,全市郵政快遞業務量6.31億件,位居全國第18位,帶動約290億元本地產品外銷。榮獲2024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全省唯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保定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部署了230余項重點改革任務,生動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保定路徑。新征程,再揚帆。把握時代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

寫好改革的“時代新篇”,必須堅持創造性開展工作、開展創造性工作,以勇立潮頭的大氣魄把握戰略趨勢、搶抓戰略機遇、找準戰略重點。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推動發展,2024年,新爭取試點示范104個,其中國家級29個、省級75個。以“敢于刀刃向內”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96條,實現經營主體京津冀遷移“一地、一窗、一網、一次辦結”。2024年,市場主體數量突破106萬戶、同比增長5.5%。改革到底的堅強決心,推動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建設一往無前。

開放包容,涵養過開闊的盛唐氣象;閉關鎖國,則招致近代中國前所未有的苦難。只有堅持開放才能不斷向前發展,只有堅持開放道路才能越走越寬。2024年,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帶隊訪問德國、法國和日本,達成27個合作事項,德中衛生組織、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聯合會等到保定考察回訪。2025年,訪問巴西、阿根廷,拓展了2對友好交流城市,簽署12項合作協議。保定的國際交往更加緊密,“國際范兒”越來越足。2024國際門窗博覽會在保定召開,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企學研各領域專家學者、前沿領軍企業等齊聚高碑店市,保定綠色建筑產業在國際交往中加速發展。亞洲電子商務生態大會、白石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大會、胡潤中國醫療青年企業家大會等一系列高端活動在保定舉辦。多元的開放平臺,帶來更多發展機遇。2024年,白溝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完成出口71.54億元、同比增長17.78%,和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共同上榜“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新機遇、新未來。2025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保定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保定發展與國際鏈接更加緊密。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保定正在成為機遇疊加的發展福地、活力迸發的興業寶地、魅力無限的營商高地!

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每一個人最樸實的愿望。2024年完成棚戶區改造14727套、新改造老舊小區38個。2025年2月,保定舉行新顏值2025年城市更新、公園城市、安居城市、韌性城市項目啟動系列活動。市委書記黨曉龍將新房鑰匙交到居民代表手中,群眾的笑容訴說著舒心、安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建成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460余座,30米見綠、50米見園讓老百姓生活豐富多彩。2024年,打通斷頭路14條,改造易堵路口29個,新建設綠波道路45條,道路擁堵指數下降5.1%。新建停車場80個、新增停車位1.7萬個,錯時免費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位3022個。老百姓交通出行更加便利!皶称渎、美其顏、強其能、安其居、固其基、揚其韻”,縣城建設“十個一”工程成效明顯,建成了一批城市公園,提升了一批街道景觀,補齊了一批設施短板。直隸總督署、淮軍公所、古蓮花池、西大街等歷史文化歷久彌新,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激揚新樂章,保定馬拉松引爆全城熱情,來自15個國家、34個省區市的2.5萬名選手領略 奧運冠軍之城無窮魅力。保定文化“軟實力”實現新提升。今年“五一”假期,保定市共接待游客774.25萬人,外地游客占比65.31%。“五一”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城市,保定全國排名第14。在者舒心、來者傾心、未來者動心。保定正在讓更多的人向往和熱愛,給更多的人帶來溫暖和眷戀!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構建“農戶+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村集體+社會化服務企業”利益共同體,“一村兩社”等特色做法深受群眾歡迎。2024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53.6萬畝,占全省任務44.2%。創建省級和美鄉村202個,鄉村的每一處角落都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太行步道、保定小院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保定,這片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土地,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接續推動脫貧地區全面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布局建設14家環京蔬菜生產基地,保定凈菜進京總量增加到217.3萬噸,進京產值168.9億元,占北京市場22.13%。看似單薄的數字,背后是農民鼓起的“錢袋子”。在阜平縣,國煦大央廚年加工香菇達3萬余噸,通過“凈菜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全縣9980個農戶發展大棚2000余棟,直接帶動4702個脫貧戶增收!氨6ū痢薄拔逡弧逼陂g銷量狂飆,在西大街的文創店,每天能賣出1500枚冰柿,各地游客嘖嘖稱贊。“土特產”大有文章。保定高度重視打造鄉村特色產業,積極推動“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引導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保數量、提質量、促多樣。近期,保定與中國農業大學緊密協同,共同謀劃構建生豬、蛋雞等“7+2”農業全產業鏈,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能力和水平。新風吹田野,奮楫再出發。

一個個惠民項目、一幕幕生活場景,記錄著城市向前的腳步。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12179戶農房重建任務全部完成。87個水毀修復任務按時完工,涿州城市防洪圈實現閉合。把就業擺在優先位置,“十萬英才興保定”三年落實崗位24萬個,2024年新增城鎮就業9.3萬人。成功爭創“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兩個國家級試點項目;A教育“1530”工程縱深推進。大刀闊斧實施12345“接訴即辦”和“每月一題”改革,人民群眾的煩心事得到及時解決。民生保障暖心惠民、扎實有力。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心中有目標,腳下有方向,山長水闊不辭其遠,赴湯蹈火不改其志,努力在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中走在前列。ㄖ泄脖6ㄊ形k公室供稿)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