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石家莊海關所屬曹妃甸海關的監管下,一批貨值38.84萬元的智能機械設備搭乘國際公路運輸(TIR)車輛自唐山市曹妃甸區出發,發往滿洲里口岸運輸出境。這是河北省首單通過該物流模式出口的貨物,標志著TIR業務正式落地河北。

TIR是根據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規定開展的國際跨境公路運輸物流模式。相較于傳統的公路運輸,TIR運輸具有通關手續便捷、運輸周轉速度快等優勢。在這種物流模式下,經啟運地海關完成查驗后,貨物在沿線所有TIR締約國享受便捷通關待遇,無需重復申報,途中不倒裝、不卸貨,綜合物流成本可降低約20%。

伴隨著全球貿易發展,高效、韌性、可持續的物流運輸體系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作為一種先進的跨境運輸模式,TIR國際公路運輸將為河北省公路運輸帶來新的發展活力與機遇。

唐山曹妃甸飛騰源博物流有限公司是本次TIR業務的運營企業,也是首個受益企業。該公司經理高成宇介紹,以往出口歐洲,貨物要先海運到俄羅斯港口,再轉公路運輸。這次通過TIR運輸,從曹妃甸直接上公路,10天內就能到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市,交付周期縮短了一半。

為進一步助力TIR業務開展,曹妃甸海關主動對接運營企業,“點對點”進行政策解讀,在數據傳輸、通關申報、單證填寫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指導,并加強與出口企業、監管作業場所、出境地海關的協調聯動,全力保障首票TIR貨物順利通關。

石家莊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深入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緊跟企業訴求,持續優化監管服務,探索更多貿易方式、更多商品使用TIR運輸模式,助力拓展國際物流新通道,為外貿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支持。(苑立立、楊飛飛)

編輯:禹云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