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白沙4月3日消息(記者 付美斌)3月31日,隨著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白沙分會場活動的圓滿落幕,白沙黎族自治縣再次以卓越的安全管理能力和高效的基層治理實踐,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記者了解到,在“三月三”節慶活動中“零安全事故、零治安案件、零負面輿情”的背后,是白沙公安在日常治理中不懈的努力和創新:一杯清茶的溫度、一片檳榔林的守望、一抹生態綠的堅守,共同編織出新時代基層治理的“白沙樣本”。
一杯綠茶里的“平安密碼”
在白沙,綠茶不僅是當地的特產,更是化解矛盾、傳遞平安的媒介。
在橋南派出所的“茶睦八方調解室”里,民警們以茶會友,以情動人,將一杯清茶變成了調解矛盾糾紛的“神器”。調解員們以“鄉音+法理”破解難題,無論是土地丈量的精準測算,還是家長里短的情緒疏導,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橋南派出所所長陳科介紹:“這里既是矛盾終點站,更是警民連心橋。”
橋南派出所所長陳科、民警高小艾到茶園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央廣網發 盤寶盛 攝)
“過去遇事不知咋辦,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問題。”居民符女士說。從警21年來的高小艾,融合法理與鄉情,讓群眾在輕松氛圍中解開心結,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在他的帶領下,派出所民警們化身“平安管家”,用群眾聽得懂、易接受的語言,為當事人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在綠茶的清香中,白沙公安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平安防線。
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的“一杯茶”機制,通過流動調解桌入戶化解鄰里矛盾,2024年累計調處糾紛325起,推動全縣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立案數同比分別下降22.3%和23.1%,顯著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檳榔林下的平安守護者
在白沙,一片片檳榔林宛如天然翡翠屏障,既承載著當地群眾的致富夢想,又構筑起鄉村振興的安全防線。但隨著檳榔果價格的上漲,這片“綠色銀行”卻在收獲季遭遇盜竊黑手。
查苗派出所民輔警到檳榔地與檳榔護衛隊開展日常巡查工作(央廣網發 盤寶盛 攝)
為此,查苗派出所率先創新組建“檳榔護衛隊”,通過“監控設備+人員巡邏”立體防控,建立“護林微信群”推送警情預警,為檳榔林構筑安全屏障。2024年以來,通過視頻巡查與實地盤查,成功破獲盜竊案件17起,挽回經濟損失43萬元。隊員楊四杰稱:“現在村民發現異常情況都能一鍵報警,真正實現了全民護林。”
在強化打擊整治力度的同時,查苗派出所也十分重視提升農戶的防范意識。民警、輔警們通過面對面交流、舉辦防盜知識講座等多種方式,不定期地向農戶普及防盜防騙知識,提醒大家時刻保持警惕,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查苗派出所民輔警到檳榔地開展日常巡查工作(央廣網發 盤寶盛 攝)
毗鄰的打安派出所同步推行“收購點聯防”機制,與多個膠點、檳榔收購站簽訂治安責任狀,對非正常交易“即報即查”。同時,打安派出所還加強巡查宣防工作,發動網格員、熱心群眾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并直接與派出所民警對接,以日常互動構筑平安網,以點成線、以線成網筑成場鄉聯動網。
目前,白沙公安已將“檳榔護衛隊”模式推廣至多個鄉鎮,組建專業巡防隊伍,保駕護航老百姓的“錢袋子”。
山水之間的守護者
身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核心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指引,將生態保護融入平安建設,創新涉林執法與生態警務機制,以“打、防、管、控、建”五位一體的治理模式,為這片碧水青山筑起堅實的守護屏障。
查苗派出所民輔警與檳榔護衛隊座談(央廣網發 盤寶盛 攝)
數據顯示,白沙已連續五年實現重大生態案件“零發生”,森林覆蓋率穩居83.24%,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領跑全省。
青松鄉,這片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的發源地,是海南生態核心與飲用水源的守護屏障。然而,近年來河砂價格的飆升,曾一度讓這片凈土面臨盜采河砂的威脅。面對這一挑戰,青松派出所創新方式方法,探索實施“河長+警長”聯動機制,指派民警不定期深入河段巡查與管理,以鐵腕手段守護河道暢通與防洪安全。
近年來,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進一步深化生態警務布局,構建“1+1+12”綜合治理體系:依托縣公安局合成作戰平臺,設立涉環偵查作戰分中心,整合專業力量,精準打擊生態犯罪;結合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三大水系,設立水上生態聯勤警務站,強化兩岸生態治理;以12個派出所為支點,延伸生態治理觸角,從犯罪線索排摸到隱患排查、糾紛調解,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保護網絡。
2022年以來,白沙共立案涉生態環境刑事案件30起,查處行政案件15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活動,鏟除相關違法犯罪土壤。在這片山水之間,法治的力量與自然的生機交相輝映,共同守護著生物多樣性的奇跡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從節慶安保到長效治理
在今年的“三月三”民俗活動中,白沙黎族自治縣公安局累計投入警力1200余人次、警車400余輛次,通過精細化部署完成現場安保、交通疏導及便民服務1.2萬余人次,實現重大安全事故、刑事治安案件、交通亡人事故“零發生”。針對日均游客量超3萬人次的壓力,公安部門以高標準落實安保措施,保障了10余萬群眾的安全有序參與,展現了基層警務體系的實戰能力。
民輔警在活動現場巡邏(央廣網發 盤寶盛 攝)
節慶安保經驗轉化為常態化治理效能,全縣建立了“三支隊伍聯動、三級網格覆蓋、三項機制保障”工作體系,智慧安防系統覆蓋98%以上公共場所,矛盾糾紛化解效率提升26.7%。針對未成年人保護,通過“法治課堂+家校聯動+心理干預”模式,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防護體系,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在安全生產領域,白沙黎族自治縣實施“節前排查隱患—節中駐點值守—節后復盤整改”全流程管理,今年春節前完成重點場所安全隱患排查,并儲備應急物資2000余件。交通管理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累計查處酒駕、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290起,交通事故發生率同比下降18.6%。
白沙黎族自治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郭玉斌表示,下一步將延續節慶安保中的責任意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深化“平安白沙”建設,為鄉村振興與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護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