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5月15日消息(記者 付美斌)5月12日至15日,海南華僑中學教育集團海口市海聯中學舉辦“向陽生長·逐夢青春”體藝節,千余名師生及家長共同見證“以體育心、以美塑心、以心潤心、以法護心、以訓強心”五位一體護苗體系結出的育人碩果。這場“德育+體藝”的成長盛宴,不僅展現了城鄉結合部學校的蛻變活力,更通過學生親身實踐與感悟,勾勒出立體化育人網絡的生動圖景。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地處城鄉接合部的海口市海聯中學,自2022年9月加入海南華僑中學教育集團后,學生規模從12個教學班擴展至23個班,在校生達1212人。然而,面對生源結構復雜、部分學生因監護缺失出現紀律松散、厭學等問題,學校依托集團資源,聯合家庭、社區、公安等力量構建立體化護苗網絡,讓教育從“單兵作戰”走向“協同共育”。體藝節現場,學生們用汗水與才藝詮釋著成長的蛻變——籃球場上,曾因厭學被列為“重點關注對象”的小林同學在“烈火籃球集訓班”對抗賽奪冠后眼眶泛紅:“籃球讓我明白,與其用拳頭解決問題,不如和隊友一起為目標拼搏。”這句質樸的感言,折射出曾行為偏差的學生在團隊競技中重塑的規則意識與集體榮譽感。

學生展示桌面心理推理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付美斌 攝)

在“木棉學堂”的美育課堂,彩妝美學與心理情景劇《青春不迷茫》成為焦點。女生們通過妝容設計展現審美自信,而初一學生林進(化名)則在架子鼓興趣班找到了人生新方向:“打鼓教會我掌控節奏,學習也需要張弛有度。”這個曾沉迷手機的少年,如今在鼓點中找到了表達自我的通道。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小菜園里,初一八班學生王雨馨正分享種植心得說:“從翻土播種到收獲制作標本,我們學會了分工協作,也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這群“小小園藝師”全程參與蔬菜種植,將勞動成果轉化為手工藝品,在汗水中培育出對勞動的敬畏。

學生表演瓊劇(央廣網記者 付美斌 攝)

心理游園會的“情緒盲盒”“微笑打卡”等活動前,學生們排起長隊,將心理調節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體驗;美術課堂上,同學們用非遺剪紙勾勒海南風情,以超輕黏土重現瓊劇人物神韻,初一年級學生林道偉一邊展示自己設計的藝術節海報一邊說:“當傳統非遺遇上現代畫筆,每一筆都是我們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學校針對行為偏差學生建立的“班主任、校領導、街道、派出所、網格員”五級包保機制,已實現“每周談心、每月家訪”全覆蓋,讓法治意識與心理關懷滲透到日常校園生活。

學生參加籃球運動(央廣網記者 付美斌 攝)

“靈韻無界自翱翔,鴻鵠何曾論短長;五育并舉成圭臬,且看雛鳳試清商。”海口市海聯中學執行校長王利利說:“體藝節是‘五育’融合的縮影。未來,我校將繼續創新形式,讓德育有溫度、智育有深度、體育有力度、美育有廣度、勞育有實效,力爭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奠基石。”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