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行。開幕式上宣布,第十一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博博會”)將在海南海口舉辦,時間初步定于2026年11月中旬。

據了解,“博博會”創辦于2004年,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球博物館行業頗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是展示博物館領域發展成果、增強中華文化自信、促進文博科技融合發展和相關技術應用創新服務升級、擴展博物館服務社會功能、推動國內外博物館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海南在博物館建設與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今年5月初,全省已有備案博物館57個,其中國有博物館23個,行業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34個。全省構建起了一張涵蓋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等多領域的文化展示網絡。

2024年,海南博物館事業成果豐碩,舉辦了“千古風流 不老東坡——蘇軾主題文物展”“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等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展。全省共舉辦各類展覽和社教活動2000多場,全年共接待觀眾達798余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成為傳播海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全省博物館接待參觀人數22.14萬人次,同比增長16.4%。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表示,隨著“博博會”首次落地海南,明年將有全國7000多家博物館機構來到海南,攜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和前沿的文博理念前來交流。相信這場盛會將進一步促進海南的文化交流、經濟發展,激發本地博物館的創新活力,推動海南文博產業蓬勃發展。(劉曉惠)

編輯:索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