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網首頁

          一鍵登錄

          央廣網首頁  |  快訊  |  文史  |  國內  |  國際  |  軍事  |  財經  |  視頻   |  圖片  |  科技   |  娛樂  |  體育  |  社區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車

          新聞中心 > 正文

          記者調查養老難:一民營養院土地難批 四年搬家3次

          2013-10-19 08:12  來源:河南日報我要評論 

            

          養老難

            開欄的話

            “銀發浪潮”悄然而至,養老問題日益凸顯。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河南日報報道:今年的重陽節,是我國首個法定的老年節。節后,有關敬老、愛老、養老的熱議卻并未消減。“以房養老”靠譜嗎?“常回家看看”能做到嗎?人人終將老去,“我的晚年誰來養?”

            養老問題,牽動你我他。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保障發展不平衡,養老服務青黃不接,如何養老面臨諸多現實困難,人們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未來養老的心理焦慮。

            養老問題,事關全社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普通百姓的美好夢想;人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最近,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開始實施,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都反映了國家層面對于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破解養老難,挑戰機遇并存。一方面,面對嚴峻的挑戰,大家的思想認識還不夠充分,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另一方面,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到2015年,我省老年人口將達1500萬,也為養老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目前,我省養老服務業發展積累了一定經驗,又面臨著一些困惑和束縛。

            從今天起,本報群眾工作部將陸續推出這組系列報道,選取我省幾種不同養老模式的范本進行解讀,用典型案例來呈現,旨在為探索破解養老難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歡迎廣大讀者踴躍參與討論。

            不期而遇的銀發浪潮

            銀發浪潮正不可回避地撲面而來。

            一份省統計局出具的數據資料顯示,我省目前老齡人口據估算已經接近1300萬大關,這意味著我省不到8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此前,河南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1196萬,占全省人口比例的12.72%。而依據國際公認的老齡化社會標準(即60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的10%,65歲以上老人占到總人口的7%),我省早在1998年就已經正式步入了老齡化社會。

            “在河南,不僅老齡人口基數龐大,而且老齡化的速度近年來也呈現加速趨勢。”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馮慶林向記者介紹,全省人口年齡結構從1982年的成年型進入2000年的老年型僅用了18年,而近10年來老齡化程度年均提高0.14個百分點。此外,由于大量農村青壯年人口遷移到城市,導致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還要高于城市。

            “由于,我省的老齡化超前于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而過早降臨,因此,用于應對老齡化的養老事業準備不足。‘未富先老’是我省經濟社會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發展課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全德分析。

            養老——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10月16日,滎陽一處老年公寓,這已經是63歲的鄭州市民張林強(化名)第三次考察養老院了。幾年前,老張從單位退休后,原本老兩口跟獨生兒子住在一起。但是看著孩子工作、買房、撫養孫子的壓力那么大,老兩口就萌生了想趁著身體還行,也有退休工資,找個清凈地方養老的想法。“這樣可以少給孩子添麻煩。”老張如此解釋。

            隨著第一代計劃生育家庭跨入老齡化門檻,像老張這樣的獨生子女父母正面臨著“4—2—1”的家庭贍養困局。兩個獨生子女結合的家庭要承擔雙方4位老人,甚至更多,在房價、子女撫養等各種生活支出齊漲的重壓之下,老人的贍養壓力正在成為這代年輕人肩上沉甸甸的“不可承受之重”。

            “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結構核心化、家庭代際層數減少是目前我省家庭結構變化的大趨勢。”鄭州大學應用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明鎖表示,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的增多,更多的老人得不到家庭的照顧,可以說,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面對洶涌而來的銀發浪潮沖擊,我省的養老保障體系能否給老年人撐起一片燦爛的夕陽紅?

            養老難難在哪

            “近年來,我省的養老體系建設正在起步階段,處于全國的中游水平,政策模式已經確定,基本養老初步形成了‘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模式,圍繞這一模式,政策框架、體系基本形成。”河南省民政廳老齡處處長田開勝說。

            但是同時,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人均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在養老體系建設方面存在許多突出問題。

            “養兒防老,重土難遷”。在目前,我省的養老模式還是以居家為主,但是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居家養老的功能正在日漸弱化,亟待加強。

            “居家養老面臨的問題,首先是服務經費不足,有針對性的資金投入較少且覆蓋面較窄,特別是現在社會中居家養老模式的主體地位,使得完善居家養老模式迫在眉睫,而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提供支持。”張明鎖分析。

            在張明鎖看來,居家養老功能的削弱,勢必會需要距離家庭最近的社區養老給予必要的補充,承擔部分功能。

            但是通過調研走訪,張明鎖也發現,很多社區醫療保健和護理設施不健全,養老服務不夠專業。一些老年慢性病的保健、護理等社區養老中的需求急速增加,但現實中很多社區大多缺乏老年方面的專家坐診,沒有相關的科室設置。

            此外,社區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缺口很大,造成社區養老服務捉襟見肘。田開勝介紹,由于社區護理責任大、工作環境差、待遇低等因素,很多社區的護理人員流失嚴重。另外,還有一些地方,社區養老服務收費標準不統一,各自為戰,造成了服務收費混亂,“下一步省里將考慮出臺規范性的社區養老服務收費標準。”

            作為近年來剛剛方興未艾的機構養老模式,養老機構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采訪中,田開勝告訴記者這樣一個故事。省會一家民營養老機構由于建院土地難以落實,運營四年,竟然搬家3次,正常的經營難以為繼,最終黯然關門大吉。

            “養老服務機構落地難,是個普遍的現象,這成為阻礙居家養老機構發展的最大瓶頸。”田開勝表示。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而民辦養老機構“空床率居高不下”的現象。張明鎖認為,公辦養老機構所獲的政府支持較多,設施條件較好,因而許多老年人都愿意選擇公辦性質的養老機構。但由于資金投入有限、床位有限,老人入住難,也就成了一大難題。

            “機構養老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其管理制度、評估制度、專業化服務程度、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仍需繼續完善。”張明鎖表示。□本報記者王大慶翁韜

          版權說明: 轉載須經版權人授權并注明來源。聯系電話:010-56807262

          編輯:任偉

          央廣推薦

          關閉x
          国产毛片成人AV高清_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免费一级aα无码看片_国产无套粉嫩流白浆不卡

                  亚洲欧美中文专区 | 色资源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