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冬季美食之旅 尋舌尖上最難抵擋的美味
2014-11-14 14:30:00 來源:新浪網 說兩句 分享到:
第三站:洛陽
牡丹燕菜(圖:foodlife 詩心)
【洛陽水席】---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
洛陽水席是河南洛陽一帶特有的漢族傳統名宴,屬于豫菜系。洛陽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它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洛陽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洛陽水席的特點是有葷有素、選料廣泛、可簡可繁、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
洛陽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水席起源于洛陽,這與其地理氣候有直接關系。洛陽四面環山,雨少而干燥。古時天氣寒冷,不產水果,因此民間膳食多用湯類。之所以稱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離不開湯湯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換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稱水席。洛陽水席以其獨特的風味、精湛的技藝、逼真的造型、美好的傳說、淵源的文化積淀而引起轟動,被稱作有洛陽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
推薦理由: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冬季到洛陽游玩要吃水席?因為洛陽的冬天,同樣雨少而干燥。但是在洛陽多吃一些湯類的食物,水分可以從食物中得到一定得補充。此外酸酸辣辣的口味也很適合冬季,既清爽又利口!真所謂冬季美食佳品!
漿面條(圖片來自網絡)
【漿面條】---頗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漿面條,也叫酸面條,其原因是發酵后的漿酸味十足,是河南省的漢族傳統名吃。既濟、又可口,也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于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而成,然后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沫。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面糊使之呈糊狀。然后,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陽漿面條,制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這漿面條是起源于河南省新安縣,當時是以豌豆漿面條著稱,歷史悠久。據傳在明朝正德年間,該縣一個姓史的人開了個飯店,生意很興隆。有一年小麥欠收,豌豆豐收,飯店天天賣豌豆面飯,一時生意蕭條。一天,京城一位欽差大臣帶隨從路過此店吃飯,店主因無上等米菜下鍋急得團團轉。當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條時,急中生智,用椒葉、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漿作湯下入面條,做了一鍋豌豆漿面條。欽差大臣吃后十分滿意。此后店主便新增了漿面條這一食譜,小店生意又興旺起來,從此,這漿面條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
推薦理由:
既然漿面條傳承千年,流傳至今。當前,洛陽水席與洛陽牡丹和洛陽龍門齊名,被稱為洛陽的三絕,在洛陽水席中就有漿面條這道面食。那么冬季來到洛陽,你有什么理由拒絕這一碗,熱騰騰的漿面條吶?
編輯:羅珍華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