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一首詞讓武昌魚聞名全國。

鄂州是武昌魚原產地,是“中國武昌魚之鄉”。近年來,鄂州大力推廣武昌魚生態化、智能化、標準化養殖,推動武昌魚品質提升、品牌建設、產業鏈拓展。

今年,鄂州市印發《振興武昌魚品牌三年行動方案》,到2027年,武昌魚全產業鏈產值將沖擊500億元。

生態養殖+吊水暫養

武昌魚“減肥”后身價翻番

凌晨4點,鄂州梁子湖畔,一艘漁船劃破寧靜。水箱里的武昌魚,銀鱗閃爍,活蹦亂跳。

剛出塘,3斤的武昌魚即被秒光。“今年武昌魚價格較去年同期漲了40%,還供不應求!”水產養殖戶吳老板笑得合不攏嘴。

魚價上漲,讓鄂州市三山湖農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王鴿喜出望外。“生態武昌魚,只喂一些黑麥草、蘇丹草等,品質更好,自然賣高價。”王鴿打算,擴大養殖規模。

6月30日,吊水武昌魚在中百倉儲會員店上市,每斤價格達到29.8元。

在武昌魚“活魚到家”小程序上,3斤重的生態活魚以超千元的高價,賣到北上廣深,而且一魚難求。

“3斤的武昌魚養殖周期長,量又少,加上后期吊水、包裝、運輸,一條魚的成本就達到幾百元。”武昌魚集團湖北武昌魚活魚到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輝介紹。

在該公司吊水車間,三口大桶里裝著剛出塘的魚。水下渦輪裝置造出人工激流,相當于給魚裝了水下“跑步機”,魚兒每天在這里“游泳打卡”。

“吊水過程,魚兒要游大概1200公里,達到瘦身、祛除土腥味等目的,整個過程需要20—30天。”工作人員介紹。

經過吊水,武昌魚體脂率降至0.3%,肌纖維密度提升25%,氨基酸含量達普通魚的1.7倍,肉質更加細膩。

“生態養殖加上科學化的吊水,保證了魚的品質,給了武昌魚‘活魚到家’進軍中高端市場的底氣。”孟輝表示。

鄂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方勇利表示,這種“瘦身秘笈”已成當地“發展吊水漁業操作規程”的核心技術。

嘗魚鮮也是品文化

打造中華美食名片

“來武漢,肯定得帶武昌魚回去給大伙嘗嘗。”烈日炎炎,天津游客張凡打卡黃鶴樓后,給親友帶了風干武昌魚。

據武漢市文旅局評選來漢游客十大伴手禮排行中,武昌魚產品長期霸榜。

7月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湖北富農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300多個武昌魚加工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武昌魚開袋即食類都賣得不錯。”公司負責人劉繼平介紹了一款冰鮮清蒸武昌魚,“顧客拿回去蒸好后,熱油加蔥一澆,方便又美味。”

富農食品是一家集農產品養殖、加工、開發、銷售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也是我省最大的武昌魚加工企業。

目前,鄂州市武昌魚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全市擁有武昌魚加工企業130余家,年加工武昌魚超3萬噸,帶動1.5萬戶漁民增收致富;北京、武漢等地武昌魚美食專營店陸續開業。

7月5日,北京武昌魚品牌推廣文化中心成立。在這里,嘗魚鮮,看展覽,沉浸式品味武昌魚1800年的歷史底蘊。

近年來,湖北高度重視武昌魚品牌建設,將其納入湖北省農業品牌發展戰略。

當前,鄂州市加快構建“一院兩倉三中心四體系”產業格局:成立湖北省武昌魚產業研究院,建設產地倉與城市倉,布局數字化交易展示、價格指數發布、質量檢驗檢測及品牌授權“三大中心”,打造生態化養殖、工業化配送、數字化追溯、信息化漁業四大體系,全方位推動武昌魚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承載千年荊楚文化的武昌魚,有望成為中華美食的一張響亮名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磊)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