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鄉村醫生專業素養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確保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湖南省韶山市自4月份啟動2025年鄉村醫生能力和服務提升行動培訓。本次專項培訓分4批次進行,每批鄉村醫生到縣級人民醫院脫產培訓1個月,持續到8月中下旬結束。

針對鄉村醫生日常診療中的實際需求與知識技能短板,韶山市衛健局科學規劃培訓方案,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拓寬理論學習和實踐淬煉的路徑,通過“多對一”帶教指導,實現業務能力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村醫在中醫康復科學習推拿手法(毛盛 攝)

培訓期間,學員們依托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培訓中心繼續教育平臺,系統完成涵蓋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規范診療(如高血壓、糖尿病精細化管理)、合理用藥指導、急診急救技能(如心肺復蘇強化)、傳染病規范防控以及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策精講等核心理論課程,有效夯實專業基礎。理論考核通過后,隨即到韶山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內科、外科等科室輪流學習。

在培訓基地韶山市人民醫院,學員們緊隨帶教老師,全過程參與科室晨交班、日常查房、病例討論、門診接診及適宜技術操作。帶教團隊由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組成,從病史采集規范、體格檢查要點、輔助檢查結果判讀到初步診斷思路與治療方案制定,給予細致指導和即時反饋,這種沉浸式臨床實戰極大提升了學員對疾病的直觀認識和處理能力。

“導師們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特別是對急癥判斷和慢性病長期管理的關鍵點講解,讓我心里更有底了,回去后面對復雜情況也不會慌。”一位參訓學員深有感觸地表示。

村醫在外科手術室觀摩鏡下取石(毛盛 攝)

鄉村醫生是農村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門人”,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基層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11名骨干鄉村醫生通過系統培訓,將急診急救、外傷處理、中醫理療等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有效提升了規范行醫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韶山村衛生室業務量同比增長55%,南村村衛生室新開設中醫理療項目,受到當地居民一致好評。

韶山市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鄉村醫生能力和服務提升行動是落實分級診療、推動優質資源下沉的關鍵一步,未來兩年,將持續優化培訓機制,實現全員參訓,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鄉村醫生隊伍。(劉呈志)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