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綏寧縣教學研究室承擔的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共情教育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其研究理論成果獲得社會廣泛認可,有望為全縣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帶來新的變革與提升。
《共情教育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課題組研討會(孫芳華 攝)
本課題于2021年9月被立項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自籌),課題研究周期四年,于2025年8月結束。
自課題立項以來,綏寧縣教學研究室主任肖祥健擔任主持人,并組建了一支由資深教育專家、一線優秀班主任組成的研究團隊,深入剖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痛點與難點,致力于探索共情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應用路徑。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團隊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深入探討了共情教育的實施策略、方法以及對學生心理健康和班級管理的積極影響。
課題組會議現場(孫芳華 攝)
本課題以共情教育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與實踐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和行動研究法,系統梳理了共情教育的理論基礎、實踐路徑與區域創新模式,闡釋了共情教育的概念內涵及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獨特價值,進而通過邵陽市綏寧縣和洞口縣內多所學校的實踐案例,構建了用共情教育理論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模式,探究并明確分析了共情教育在班級管理、師生溝通等維度的具體應用策略,研究特別關注了城鄉學校的特色實踐,提出了構建區域共情教育生態系統的未來展望,為中小學德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參考與實踐范式。
研究成果顯示,共情教育能顯著改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共情溝通,班主任能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有效化解學生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促進其全面發展。在實踐過程中,課題組在多所中小學開展試點,參與實驗的班級在班風建設、學業成績等方面均取得明顯進步。
該成果得到了湖南省教科院、邵陽市教科院和綏寧縣教育局等單位的專家和領導的高度評價。專家們表示,“這項研究成果不僅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還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對提升中小學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課題組公開發表在《湖南教育》《情感讀本》和《時代教育》雜志的論文有3篇,編寫《共情教育案例集》1本。同時,成果也引發了有關媒體關注,相關報道在教育領域引發熱烈討論,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紛紛表示希望借鑒其經驗。
綏寧縣教研室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推廣這一研究成果,計劃通過舉辦專題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讓更多班主任掌握共情教育的方法,推動綏寧教育事業邁向新高度。(孫芳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