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5月20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為深入學習貫徹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弘揚扶殘助殘社會風尚,5月20日上午,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長沙舉行。

報告會現場(央廣網記者黃珂嵐 攝)

報告會以“聲聲不息”“創新有為”“守望相助”三個篇章展開,6名全國自強模范和1名全國助殘先進個人依次登臺,分享他們自強不息、奉獻社會的感人故事。他們中,有人以輪椅為伴投身公益,有人以獨臂之軀攀登學術高峰,有人以技術創新助力殘障群體,有人以創業實踐帶動鄉親共富。通過講述在特殊教育、助殘就業、無障礙建設、科技助殘等領域的奮斗歷程,他們展現了殘疾人群體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和社會各界的溫暖擔當。

來自北京的全國自強模范唐占鑫,因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卻創立“希望之家”助殘組織,累計幫助900多名脊髓損傷者重獲生活能力,帶動70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其團隊參與制作的北京冬殘奧會頒獎花束“榮耀之花”、巴黎殘奧會文化交流產品等,成為殘疾人自強精神的生動注腳。

湖南本土模范的故事同樣催人奮進。湘潭大學教師扶婷曾是一名殘奧會游泳冠軍,退役后投身法學領域,18年來為200余名殘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用專業守護公平正義;湘西土家族青年楊育雖雙腿殘疾,卻16年堅持公益,推動張家界景區無障礙改造300余處,組織數萬名殘障人士和老年人暢游山水,書寫了“無礙有愛”的暖心篇章。

報告會現場,視障學生雷韻涵的中阮獨奏《光韻流年》、湘西州特教學校孩子們的合唱《我的家在十八洞》等節目,以藝術形式傳遞了殘疾人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次報告會通過真實事跡與藝術表達的結合,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品格,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