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早就不能正常行走,小峰利用自己的手發明了很多“代步工具”。張喜玉回憶,有一天孩子突然拉著她說:“媽媽、媽媽,你看我會走了。”張喜玉回頭一看,孩子坐在臉盆里,雙手抱著木板凳,在地上“跑”起來,那時候張喜玉內心五味雜陳。 現在,小峰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家里和弟弟比誰跑得快,而他往往都是勝者。小峰還喜歡一切交通工具:汽車、火車、飛機,好心人來看望他時往往都會帶上這些。 由于長時間使用手代替腳,孩子的手心全是繭,而且臂力驚人。 原先,從恩施到武漢的動車沒有開通,張喜玉帶著孩子來武漢中南醫院看病非常麻煩。如今動車從巴東過,給她節省了不少時間。現在孩子和媽媽長期住在中南醫院泌尿外科的病房里,受到了醫院醫生和護士的百般照顧,為他們減免了大量住院費。但孩子還需要承受成人都難以忍受的痛苦——每周一次的尿管疏通。 疤痕體質給小峰帶來了無盡痛苦,目前外傷已經愈合,但留下了巨大疤痕。同時尿道內部也不斷堵塞,這種斗爭可能會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