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檢察機關既依法辦案,又讓我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近日,交通肇事案嫌疑人韓某某對承辦檢察官真摯地說。這起因過失引發的悲劇,在檢察機關高質效、人性化辦案中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生動詮釋了最高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工作要求。
建立"辦案+修復"工作模式,化解社會矛盾
2025年初,韓某某在倒車時不慎碰撞90歲高齡的孫某某,致其不幸離世。案發后,韓某某第一時間報警施救、聯系家屬,積極賠償并主動認罪認罰。承辦檢察官在審查案件時發現,提審中的韓某某雙手顫抖、目光躲閃,談及事故時數次哽咽:“我總是想起當天的事故現場,無法原諒自己…… ”察覺到其嚴重的心理創傷,檢察官立即調整訊問方式:放緩語氣、延長休息時間、耐心傾聽嫌疑人遇到的心理問題,并用“拉家常”“釋法說理”的方式幫助其卸下心理負擔、平復情緒,盡量避免其過度回憶事故現場而帶來的二次心理傷害。通過講解檢察機關“辦案+修復”的工作模式,對其進行幾次心理疏導修復心靈創傷,幫助其走出肇事陰影、積極配合辦案。
近年來,銀州區檢察院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辦案+修復”工作機制,對過失犯罪、犯罪情節輕微的刑事案件,在精細化審查卷宗證據,嚴把證據關、事實關的同時,注重心理評估、矛盾化解和跟蹤幫教,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啟動“三重把關”,確保辦案質效
為貫徹落實最高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要求,銀州區檢察院啟動“三重把關”工作模式: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對擬不起訴案件研判法律適用;組織公開聽證,聽取各方意見,檢察官既闡明“過失犯罪”的法律特征,又展示韓某某積極賠償、真誠悔過的卷宗證據;開展雙方調解,檢察官化身“傾聽者”,耐心安撫家屬情緒,促成雙方徹底化解心結。
“無論檢察機關作出什么決定,我都真心接受。”人性化的司法關懷、有溫度的釋法說理,讓韓某某在不起訴宣告會上哽咽道。該案辦理全程貫徹最高檢“高質效辦案”要求:通過檢察官聯席會議嚴把證據關、聽證會提升司法公信力、檢察調解促進修復社會關系,最終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司法既有剛性尺度,更應有溫情溫度。”人大代表曾偉表示。銀州區檢察院也將始終堅持“小案精辦、情法交融”理念,把釋法說理貫穿辦案全過程,用司法溫情撫平創傷、修復社會關系,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與司法善意。
案件的成功辦理,正是基層檢察機關深化“檢察為民”實踐的縮影,激勵著檢察干警繼續以“如我在訴”的情懷,在嚴格執法中傳遞司法溫度,在定分止爭中守護人間煙火。(銀州區檢察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