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何微)12月6日,寧安高鐵將迎來正式開通運營兩周年,這條皖西南首條高鐵線路為人們出行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近日,記者跟隨中國鐵路總公司主辦的“發現最美鐵路?感受詩意寧安”主題活動走進了寧安高鐵維護單位,遠離市區的弋江綜合維修工區、安慶大橋車間。這里有保障列車安全的“守夜人”。如,鋼軌“醫生”、高鐵接觸網工“蜘蛛俠”、橋梁養護工等。
由于高鐵列車在白天運行,軌道檢修、接觸網檢修、橋梁養護工作只能在凌晨“天窗期”進行。“別人在做著甜美的夢時,他們正在工作。
鋼軌探傷工,是鐵路工務部門專門給鐵路上鋼軌“診斷病情”的職工。每天,這些鋼軌“醫生”們推著超聲波鋼軌探傷儀,以每分鐘走3米的速度,專心檢查鋼軌外部和內部情況。
高鐵接觸網檢修工作存在高空、高壓、高速的“三高”特點!爸┲雮b”們要在電壓高達27.5千伏的高空快速作業。
據了解,弋江綜合維修工區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擔負著寧安高鐵57公里營業線路的安全維護任務。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蕪湖工務段段長李傳勇表示,高鐵日常養、護、維修一般在凌晨0:00-4:00,這段時間是高鐵養護的黃金時期。我們按照高鐵生產組織改革模式,成立了專業檢查、維修工區,各自分工,對工務、電務、供電等設備進行綜合維修,確保高鐵安全“萬無一失”。除每晚固定作業時間以外,職工還要24小時待崗,遇緊急情況須立刻趕赴現場搶修。
李傳勇說,為了防止高鐵作業人員夜間工作后把工具、材料等遺失在高鐵線路上,蕪湖工務段弋江綜合維修工區機具庫開創了掃描二維碼領取、送還工機具的方法。工務段標準化作業提升融入科技手段,以前工具材料出入庫靠人工記錄,現在智能掃描二維碼,后臺輕松記錄,工區機具庫每件工機具都有自己專屬二維碼。日常作業時,對出庫每件工機具進行二維碼掃描“六確認”,暨出庫裝車掃碼確認、到達通道門掃碼確認、到達作業地點掃碼確認、作業完畢撤離工地前掃碼確認、出通道們后掃碼確認、工機具進庫前掃碼確認,做到“技防”保證高鐵運行安全。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工務段安慶大橋車間胡年一說,安慶長江大橋于2009年3月20日開工建設,2012年12月19日合攏,2015年12月6日隨著寧安城際鐵路的開通正式啟用。近年,車間不斷提升新技術應用,運用新技術強化高鐵安全管控,如寧安鐵路安慶長江大橋健康監測系統,利用這套系統我們可以在駐地實時監控寧安鐵路長江大橋的振動、應變、溫度、壓力、風速、荷載等各種動靜態信號,最大程度地解決遠程監控問題,對于一些有害問題能報警,方便合理有針對性的安排生產任務,整治病害,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