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餐費無需學生申請,學校確認人選后,不公布名單,而是悄悄打進卡里。”近日,湖南科技大學宣布將以這樣的方式,拿出100萬元資助經濟困難學生,此舉贏得學生、網友的廣泛點贊。
湖南科技大學表示,學校根據食堂收款機的流水,統計全校全日制學生(含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在食堂的就餐消費大數據,對在食堂消費次數多、每餐平均消費額度低的學生發放餐補。而且,就餐消費數據統計結果,還將作為貧困生評定與調整的依據之一。
“又是別人家的學!薄斑@樣的學校給我來一打”,在社交媒體上,一些高校學子的艷羨溢于言表。如果說,給困難學生發放100萬餐補是一種善舉,那“無需申請,名單保密”式發放,就體現了一種智慧,既實現了資助的目的,也最大限度地守護了學生尊嚴。
每個在大學里申請過補助的人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學校開放名額時,自己想申請,但礙于隱私與自尊又猶豫不決。尤其是一些學校還曾搞過上臺宣講、公開投票的方式,這更加讓一些自尊心強的學生無所適從。如何兼顧資助的公平與學生的自尊,如何使善意的抵達更富有智慧,或許湖南科技大學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把餐費悄悄打進學生飯卡也在說明,對于如何更精準、更善意地資助學生,一些高校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當下互聯網科技已相當發達,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已日趨成熟,各大高校利用起來已經沒有太大難度。在科學管理、造福學生方面,高校善用科技手段,大有可為。
湖南科技大學可謂真正做到了“技術向善”。其實技術只是輔助,一顆體恤學生的敦厚之心,才是基石與關鍵。所謂大學的萬千氣象,不僅在于豐碩的學術成果,漂亮的就業率,更在于如何以嘉言懿行的垂范,塑造學生的心智與品格,讓學生感受到愛與悲憫,并在走出校園后,以此對表,堂堂正正地立身行道。
通過消費大數據給學生發放餐費補助,湖南科技大學不是第一個,但每一次這樣的做法,都能引發網友的追捧,這說明,輿論真心認可這種嘗試。期待“無需申請,名單保密”式資助能在更多高校推廣,多多益善,蔚然成風。(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王言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