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貴州省開陽縣雙流鎮三合村,一座座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民宿里,從各地慕名而來避暑、旅居的游客們正悠閑地品美食、享清涼,體驗“慢生活”的愜意。

篝火露營、農耕體驗、茶旅研學……近年來,許多像開陽縣三合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縣域、鎮村等正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熱門之選。相關旅游平臺數據顯示,僅今年“五一”假期首日,縣域旅游訂單同比增長近兩成,鄉村游訂單增長超40%。持續升溫的鄉村旅游,折射出人們休閑理念的變化,也彰顯了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貴州貴陽,游客在開陽縣南江峽谷景區游覽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要堅持綠色發展,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抓好農村廁所革命到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提升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生態宜居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內在要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各地著眼于鄉村高質量發展,活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目前,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460萬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惠及億萬民眾;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6%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率(管控)達到45%以上,新時代中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寬了,鄉村土特產從“提籃叫賣”升級到“電商直銷”;環境好了,游客慕名而來,農家樂和民宿生意更紅火;網絡通了,非遺老手藝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破圈”傳播……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正是我國和美鄉村建設成效的生動寫照。

江蘇海安,鄉村游園會上的游客

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從“住有所居”到“業興人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一重要理念涵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各個領域,道出了新時代廣大農民對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也是我們全社會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我們要扎實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暮兔类l村建設,支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監制:張軍 于鋒

統籌:伍剛 王薇

策劃:趙凈 關靈子

視頻:鄭平平 張宏宇(實習)

編輯:顧涵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